第0751章 资本家的良知(第6/6页)

“南老板你刚才说话太客气了,我的生意哪里能说大,你的才是大生意,现在遍地都是商机,项目根本不缺,缺的就是钱,南老板你就是财神爷啦,不知道南老板你做哪种投资?私募还是风投?”

甫田三支旗:建筑、医疗、鞋业,医疗发展的最早,现在已经发展到承包医院科室的初级阶段,鞋业现在还没有苗头,建筑里的建材已经有人在经营,特别是木材。

“郭老板在国外呆过?”

郭浮曦最后这么一问,真有点惊到南易,投资在大学的经济、金融课程里都会讲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应该知道私募和风投这两个名词,可如果南易和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对话,说到自己是做投资的,对方未必能这么反问他。

如同在学校里学到的数学几何公式、化学公式、物理公式等,只要从事的工作当中用不到这些知识,那这些知识点很快就会淡忘。

经济生、金融生也是如此,哪怕毕业后从事的是专业对口的工作,说到投资,他们也未必能立即联系到私募、风投,倒有可能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他工作所在城市的招商政策。

私募、风投这两个名词,至少未来二十年之内还不会被国人挂在嘴上当成谈资,倒是过两年民间军事家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开口闭口就是飞毛腿、爱国者导弹,来上一句“外科手术式打击”能混颗烟抽。

“没有,我弟弟几年前出去打工,很争气,不但挣到钱,还学到了不少东西,私募、风投也是他告诉我的。”

“我说呢,现在国内应该没多少人会这么问。我做的没分那么细,私募、风投会串着做,也兼着做短期融资生意,郭老板要是需要资金可以找我。”

“好好。”郭浮曦喜笑颜开的应道。

生意人没有谁敢说自己不会缺钱,和矮骡子差不多,三更富五更穷,烦恼账户里躺着几十亿投不出去的生意人毕竟是少数,谁见着一个随时能找来大笔资金的人都得捧着。

银行虐我千百遍,我对银行如初恋,这话就是生意人的写照,如果觉得不准确,请在生意人前面加上“实业”二字。

南国银行从来就不喜欢腆着脸求贷款的客户,而是更喜欢腆着脸追着不缺钱的有钱人求他们贷一笔,利息好说,做到最低,就是家里马桶堵了都不用叫维修工人,南国银行的客户经理拥有各种技能证书,二十四小时待命,随叫随到。

“郭老板,你在满洲里的那个点是为了接收苏修的木材?”

前些年,南易经常会碰见郭浮曦的老乡,只要是背着蒸笼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上前去问问,十有八九就是中门人。

改开之后,中门人为了有口饱饭吃,三三两两的背上蒸笼,背井离乡,开始走南闯北给人编织蒸笼。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风餐露宿,腿脚走路,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都留下了足迹。

在外做蒸笼,一年约莫能有三四千的收入,不说前几年,就算放到现在这个收入依然很可观,放到几十年后还是能轻松打败几亿人。

于是,尝到甜头的先行者在外面赚到钱,过年回家的时候就动员叔伯兄弟、后辈子侄、乡里乡亲,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族,一族带一村,一村带一地,踩着血泡,咬着牙,打出了一张中门蒸笼的地狱名片。

常年和竹子、木头打交道,中门人对木材自然就比较敏感,全国到处都在建高楼,四处游走的中门人敏锐的察觉到贩卖木材大有可为。

于是他们卸掉了背上的蒸笼,把目光对向了东北和西南,对向了郁郁葱葱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