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3 上映(第2/3页)

“江山已交托至我手,便是能挽回一点,叫这亡国之君的骂名不在我身上,我便满足了。”

魏晟深知,王朝的危局只靠他一人、靠他登位的这数年恐怕无法逆转。

前代帝王可以一代传一代,将祸水往后移,到了他这里,再移无可移,因而魏晟所想的,只是让形势稍稍转好一些,让数百年国祚再持续下去。

然而前朝文臣和宦官相互倾轧,后方兵事不振,连个能用的武将都没有。

叛军已占据了北方,魏晟在与顾芳、明仲的斡旋中派出了吴烈。

以「橙皮」身为观众的角度看,她丝毫不觉得《亡国之君》这一段剧情沉闷,相反,顾熠、杜讷言、王渊这三个人的演技都值得琢磨再琢磨,一举一动俨然是教科书级别的发挥。

在《亡国之君》的宣传里,顾芳和明仲都被视作「老狐狸」,但「橙皮」觉得,这两人展现出的精明狡诈是不同类型的精明狡诈,而在和杜讷言、王渊两位老戏骨的对戏中,顾熠竟然丝毫不输。

魏晟是三人中唯一的年轻角色,但或许是有帝王这个身份加持,朝堂之上,魏晟有着上位者的从容。

这一瞬,「橙皮」明白,为什么她的群友认为《亡国之君》是顾熠最好的一部电影。

顾熠演技出众一向是公认的,但他以往很少和与他同一水准、甚至略超过他的演员合作,换而言之,他的实力并没有百分百发挥出来。

而《亡国之君》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

电影里顾熠的一举一动都令人注意,每一个表情都值得细细琢磨,甚至不能眨眼,因为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这群人一样可以飙戏。

加上魏晟和顾熠以往演绎的角色并不重叠,从上一部乔澳这个角色猛然转到魏晟的话,会给人一种巨大的差异感。

……

魏晟的想法终究是落空了。

他派去的吴烈死于党争,死于贪污,死于早已涣散的军心。

正如这个王朝,只有魏晟一位帝王在挣扎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得救的。

顾熠对愤怒的魏晟的演绎让「橙皮」头皮发麻,她甚至觉得,这一瞬,魏晟的怒火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自胸腔内爆发出去的。

顾熠就是魏晟,魏晟就是顾熠。

代入角色的话,她能深深体会这份愤怒。

局势未解,大将折损,他所做的努力只证明是无用。

但魏晟并未放弃,他为国事倾尽所有,为摆脱亡国之君的名号竭尽全力。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王朝的覆灭并非因为最后一位帝王,而是祸根早早埋下,到最后一刻才被引发罢了。

魏晟和吴昆的对戏看得「橙皮」很愤怒。

她一直挺喜欢严锡泽的,对方和顾熠合作的《杀机》她反复看了很多遍,两人在电影中的角色都很出彩,她也很期待严锡泽和顾熠在《亡国之君》的二搭。

但她万万没想到,她居然被剧组背刺了。

严锡泽居然演了这么个讨嫌的角色。

不管吴昆的言语多么冠冕堂皇,都改变不了他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角色。

「橙皮」幻视了自己的某些领导和甲方———他们永远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会指责她,你是错的。

可这样的吴昆在士子里却很有声名,魏晟下令杀了他后,吴昆以忠臣之身死,魏晟却得到了暴君的骂名。

而在不久前,吴烈刚刚为国捐躯。

吴昆只是被推出来的一颗棋子,但不巧的是,他这颗棋子非常好用,在他的搅动之下,魏晟想坚持的策略并没有能够成功。

之后魏晟在各处受挫,他想借银借不到,他换了数位大臣,却依旧无法改变早已腐朽的朝政。

虽然魏晟帝王的威严仍在,电影中却已看不到他初登位时那份让江山易传的决心。

他像只困兽,只是在不停地碰壁罢了。

演霸气的帝王时,顾熠演得很外放,但演受挫的帝王时,顾熠也能演得极为细腻,「橙皮」不知其他观众是怎么想的,但这一瞬,她很能和角色供情。

史书上的是非功过是由后人记载的,在后一朝的记载中,魏晟这位统治者就是个暴君。

但能够证明魏晟的「暴」的,只有杀吴昆和换臣子两件事。

甚至有野史说,吴昆既然是吴烈之兄,想必是有些武才的,魏晟杀了他,才是王朝覆灭的真正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