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112 各种后续(第2/3页)

丁晖的人生是一片空白,但总结起来,程灏的人生也一再被作弄。

《愚人》再爆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原创》又多卖了近百万张。

Crown已经靠《荒诞的真实》和《My Friend》两度拿下金弦奖最佳专辑,在金弦奖历史上,三封几乎毫无可能,但只看《原创》这张专辑的质量,如果拿不到年度最佳专辑,对Crown又很不公平。

……

《杀机》路演结束后,顾熠手头又接到了厚厚一沓剧本。

《一枚信笺》票房大爆,递给顾熠的本子人设都和沈遥有些接近,而《杀机》大爆之后,他又能从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丁晖的影子。

顾熠发现,每一年,同质化的剧本都有很多。

“你最近有空看剧本吗?”孙有明问,“快放暑假了,拍一部应该没问题吧?”

孙有明自己的新片也在制作当中,不过他这次的主角是个中年人,电影里也没有合适顾熠的角色,不然他就叫顾熠回来拍了。

不过他确实替顾熠捡到了几个好剧本。

丁晖这个角色拓宽了顾熠的戏路,让导演们看到他什么角色都能驾驭,综合演技和人气,顾熠通常是他们的第一位选择。

电影圈的地位不只体现在演员片酬的高低,体现在谁是领衔主演,谁是特殊出演,更体现在看剧本的优先程度。

举个例子说,严锡泽这一级别的演员必然能优先看到剧本,只有他觉得不合适的剧本才会递给下一个演员。

现在顾熠也拥有了这种优先权。

属于30岁上下演员的角色,导演们通常先考虑他,在他拒绝之后再交给别的演员,而在顾熠之前,享受这种优待的是辛如晨。

辛如晨仍是岁月影视的第一顺位,但《瀚海》的失利和竞争对手的崛起让辛如晨的声势大不如前,他虽然仍有面对其他演员的优越感,但他心里清楚,他的优势已经渐渐丧失。

顾熠问道:“有好本子?”

“亲情题材的,你有没有兴趣?”孙有明道,“回头我把合适的剧本发给你,你慢慢挑。”

“嗯……”顾熠刚刚应下,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年暑假可能没空。”

“开演唱会?”孙有明问。

顾熠幽幽叹了口气:“给老师打工。”

准确地说,是一边完成课题一边给老师打工。

他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看他对眼了,顾熠还没读完大一,还在为平时分努力提高出勤率,老师忽然问他,有没有兴趣读他的研究生。

顾熠:“……”

这位老师平日惜字如金,行事作风也很朴素,但在大名鼎鼎的化院,对方也是排行前几的教授。

顾熠认为,老师邀请他有两个理由———

一,他长得帅。

这个可能性最大。

毕竟……最近快到下一年高考了,招生办已经给他打过好几回电话,邀请他参加生源大战。

二,他个性毒辣。

具体表现在,他的同学们怀疑他本人和丁晖性格上有相似之处,遇上比较麻烦的实验,都先推顾熠顶上。

因为丁晖是不由分说掏枪突突突派,他们觉得顾熠也应该是那种直接倒药水派。

顾熠:“……”

别忘了,沈遥是化学实验的受害者,丁晖的戏份不如沈遥多好吗?

总而言之,他还是大一的稚嫩新生,却即将背负起读研的重任。

也……不是不行。

如果他继续读研的话,恐怕就在这位老师手下,那么,从大一的暑假开始,老师说东他绝对不会往西。

开始进入打工模式。

“京大课程这么忙吗?”孙有明犹豫了片刻,“算了,你学业为重。”

“孙导,我先看剧本,尽量凑出时间。”

“行。”孙有明痛快道,“这个题材你未必会喜欢,但是这部片子挺磨练演技。”

孙有明一向看好顾熠,之前顾熠争夺云星奖影帝失利,孙有明心里也有些失望。

按孙有明对顾熠的预期,30岁之前顾熠应该能拿到云星奖影帝,但拿影帝的前提是顾熠有过硬的作品。

和其他演员相比,顾熠的作品数量太少了些,就算他在《一枚信笺》和《杀机》里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可在评委们的获奖标准里,资历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孙有明的邮件发得很快。

顾熠上学和有其他活动期间,孙有明不会一封邮件一封邮件地打扰顾熠,他通常会一次性攒够十个剧本,再拿给顾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