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谁是真人主(第2/3页)
大怒的儿皇帝命人将闽地来使郑元弼、林恩仗责下狱,并且遣使闽王王昶,命他自理,也就是上书自辩,大有不解释清楚就要派兵攻打的意思。
五月底,石敬瑭见河北之地平定,遂起车架,率领得胜的禁军,耀武扬威的从邺都南归。
到了东京开封府后,石敬瑭大肆封赏诸将士兵,并将安重荣的头腌制好,贴心的派使者给耶律德光送去。
结果出使契丹的使者刚刚出发,契丹的使者就到了东京。
此时四十八岁的石敬瑭连续旅途劳顿,身体感染风寒,已经很差了,但听到契丹使者来,还是拖着病体招契丹使者入见。
虽然契丹使者的神色有些怪怪的,石敬瑭也没注意,反而因为此次来使颇为恭敬,心里还高兴了一下,以前契丹来使,可是颐指气使,蛮横无礼的。
不过这份高兴很快就结束了。
“痛杀我也!”
耶律德光亲笔所写的诏令没有看完,石敬瑭直接在大宁宫承天殿上惨叫一声,直接从御座上跌落了下来。
枢密学士和凝,宰相冯道,枢密使赵莹等人大惊失色,赶紧过去把石敬瑭扶了起来。
眼尖的冯道,悄悄瞅了一眼契丹诏书的内容。
内容很简单,只是通报了一件事‘而已’。
五月十五,上与韩王盟誓于鸳鸯泊,约为兄弟。
韩王尊应天太后为世母皇太后,贡以绢布、茶糖等。
应天太后赐韩王金珠宝玉及契丹亲王袍服,呼之为儿,令与上各守东西无所犯,岁使人朝贡可也。
冯道愣住了,看着嘴角溢出鲜血,身体还在轻微抽动的石敬瑭,他嘴巴里虽然在哭嚎着大喊传医士,但心里却一直闹不明白。
河西张昭,就算是全有河西陇右,又打下了定难军,对比起契丹来说,也不过是个有两三万人马的军头。
为什么耶律德光以契丹大国皇帝之尊,会与张昭这种人,约为兄弟?
不单是冯道不理解,慕容信长和李存惠也不理解。
明明他们河西归义军实力只有契丹人的两成都不到,为什么耶律德光会愿意跟张昭约为兄弟。
张昭哈哈一笑,看着身边比他落后半个马头的吴峦。
“吴判官世居云州,定然比我这两儿郎更了解契丹人,你说耶律德光为什么会与某约为兄弟,而不是与其他人?”
吴峦也是爽朗一笑,愁了八个多月,每天都在担心契丹破城和被人杀死卖城中度过。
现在大同军四千人并家属一万四千,加上愿意跟着他们走的云州百姓九千多人,全部将被张昭安排到夏州。
他吴峦得到了夏州刺史官职,大同军兵马指挥邵敬之,得到了归义军大同镇副总兵的官职。
其余官兵都得到了升迁或者赏赐,民众也有赐田赐宅,是以心情十分舒畅。
“回禀大王,依某看来,除了大王雄姿英发,使那耶律德光觉得类己以外,当是源于大王麾下数万铁骑。
这契丹人虽然是渔猎之民,但兴盛之后,又吸纳了大量草原之民的习俗。
北地宽广,纵深极大,相对汉地城堡无数更显空旷,是以更适合骑兵作战。
如今中原,无论是那儿皇帝还是诸镇节度,亦或是南边孟蜀、马楚、南唐,都以步军为主。
若与契丹战,胜则无法追击斩杀,败则往往全军不保。
是以契丹虽然攻不下坚城,也很难击溃朝廷之军,但却不害怕他们。
因为是战是走,全在契丹人的选择,河北虽然也有骑兵,但比起契丹人不论是骑术还是人数,都没有丝毫优势,无法改变这种态势。
反观大王,虽只有三五万之众,但河西特产良马,比之契丹还要高大健壮。
河西、陇右风气重骑射,西凉铁骑天下知名,甚至河西步兵也可上马作战。
归义军来去如风,与契丹人相仿,若是与大王交恶,契丹人就要时刻担心被突袭,耶律德光更怕大王成为朝廷肱骨。
若是中原出得一二圣君,以朝廷禁军为重甲步军,以河西大马为骑兵。
一路出河北而上幽州,一路出朔州、代州北上云州,再以河西大马东出振武军、天德军。
就契丹人这倾国也不过就二十万兵的规模,哪经得住打杀,就是昔年之匈奴、突厥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