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郑仁泰(第2/3页)

李世民只是撇了撇嘴,没说话。

殷开山接着道:“这个郑仁泰在圣人起兵的时候就应征入伍了,一路跟随着圣人和二郎君参与过多场大战,官至校尉,爵封同安伯,去岁的时候被调入到了侯君集麾下,如今在侯君集麾下充任马军校尉。

此人善使一杆长槊,但却在马战中,以步对骑,以破甲锥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臣麾下的一位裨将。”

李元吉闻言,失笑道:“这是在炫技啊!”

按理来说,单对单,又是在平地上,步卒对上了马卒并不占优势,更别提郑仁泰用的还是一杆破甲锥,那就更不占优势了。

对,破甲锥就是用杆算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以为破甲锥是那种拿在手里,类似于短剑的锥子,遇到了敌人以后,将锥子刺出去破掉敌人的盔甲。

其实不是,破甲锥其实是一种长兵器,是跟枪、槊一样有杆的,并且锥刃也不锋利,遇到了敌人的时候,也不是刺出去的,而是撑在地上,直接架起来,等敌人自己撞上门。

此外,这种兵器也不是用来对付步卒的,更不是用来短兵相接的,而是用来对付骑兵的。

在骑兵冲锋的时候,只要将这种兵器和盾牌一起加起来,组织成一个盾锥阵,在骑兵冲到近前以后,撞上了以后,就会将骑兵连人带马全部捅穿。

这才是这种兵器的真正用法。

这种兵器之所以被称之为破甲锥,是因为这种兵器能在敌人的骑兵冲过来的时候,能轻而易举的将敌人连人带马一起捅成糖葫芦,不论敌人的甲胄有多厚,肉有多厚,都挡不住它的穿刺。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件兵器并不是什么主动性的兵器,而是一件被动性的兵器。

它是借着敌人冲过来的时候的力道将敌人捅穿的,所以它本身并不具备太大的穿刺力,杀伤力自然也不高,没办法当成主动性的兵器使用。

郑仁泰能凭借着这种兵器,将一个久经沙场的裨将刺下马,足可见他不仅技高一筹,还有几分炫技的意思。

他大概是在借此告诉所有人,他的能耐已经超过裨将太多太多了,裨将连让他出槊的资格都没有,他一杆破甲锥就足以轻而易举的击败裨将。

“是臣给您丢人了……”

殷开山有些惭愧的说。

他麾下的人被轻而易举的击败了,人家还踩着他麾下人的脑袋炫了一波技,他这个做主将的脸上也没光。

李元吉没有在意此事,而是笑着道:“他既然喜欢炫技,那明天就安排他跟薛万彻打一场吧。”

郑仁泰这个人,李元吉是知道的,历史上有记载,这个人在历史上虽然没有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人出名,但也是李世民的心腹,参与过大唐绝大多数的统一战争,也参加过大唐许多对外战争。

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大唐的崛起,并且亲身参与在其中。

历史上,他和侯君集的遭遇差不多,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身份地位并不高,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以后就平步青云了。

一路坐到了左屯卫大将军的位置上,爵至同安郡公,勋至上柱国,死后还陪葬进了昭陵。

从他和侯君集的履历不难看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还藏了一手,他将很多能征善战的人都藏了起来,没有给他们太高的身份和地位,目的应该就是给自己留足退路,不至于满盘皆输。

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李建成败给他是必然的,李建成赢了他那才是偶然。

他做的准备比李建成多,藏的东西也比李建成多,算计也比李建成深。

李建成要是能赢他,那才是怪事。

不过,这个郑仁泰不论是在历史上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能耐,短时间内都不能提拔,也不能重用。

因为郑仁泰姓郑,又出身于荥阳,而荥阳郑氏又刚刚被李氏操盘所灭。

所以提拔他,让他掌了大权以后,难保他不会报复。

所以得压一压,放一放。

殷开山听到这话,错愕的道:“让他和薛万彻打一场?”

薛万彻可能智力和为人处世方面不是郑仁泰的对手,但在武力上绝对能碾压郑仁泰。

而且薛万彻的职位比郑仁泰高了可不止一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