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您是了解我的(第2/3页)
李渊是这样、李建成是这样、李世民也是这样。
李元吉突然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让他们有些不适应,也不敢相信。
“凉公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李神通在安兴贵即错愕,又受宠若惊的神情中,乐呵呵的问。
安兴贵跟李神通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他第一次入京的时候,就是李神通接待的,他和李渊饮宴的时候,也是李神通在作陪,所以跟李神通也算是熟人了,能搭上话。
面对李神通的疑问,安兴贵点了一下头,迟疑道:“这位殿下……似乎跟圣人和另外两位殿下有点不一样?”
李神通哈哈笑道:“当然不一样,不然现在坐在这里的就不是他了。”
安兴贵蠕动着嘴唇没说话。
皇家内部的斗争,不是他一个封疆大吏能评判的。
别人都行,就他不行。
因为他手底下掌握着一定的兵马,他的态度也就代表着他麾下数万兵马的态度。
所以他轻易不能表态,也不能轻易多说什么。
即便是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了。
李神通看出了安兴贵的谨慎,笑着道:“咱们这位殿下啊,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也有容忍之量。
他知道他在领兵作战方面的才能,远远不如你和李靖,所以他只是把任务交代给了你们,不会插手你们如何领兵,也不会干涉你们如何领兵作战。
所以你不必觉得不可思议。”
大唐的几位核心人物,几乎都是文武双全的全才,尤其是李世民,已经在战场上成就了无敌统帅之名。
所以大唐的绝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在参政议政的时候,由大唐的核心人物主导了。
如今大唐的核心人物不管事了,这让安兴贵、李靖有点不适应。
如今,经过李神通这么一解释,他们明白了,也表示理解,甚至在心里举双手双脚表示赞成。
因为这种事,对他们这些统兵的将军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毫不夸张的说,这种只管下命令,剩下的什么都不管的主公,是他们所有将军梦寐以求的主公。
在这种主公的带领下,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不用担心被拖后腿,也不用担心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
“殿下果然非常人啊。”
安兴贵心中感慨了良久,很想说两句夸李元吉的话,可搜空了脑袋,也搜不出合适的话,最后就只能来了这么一句。
李神通略带嘲弄的呵呵笑了一声,他理解安兴贵这种想夸李元吉,却找不出合适的词语的窘迫。
因为在他得知李元吉对外出作战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态度以后,他也是这般。
在他看来,李元吉这么做,很容易助长将军们的野心,当将军们的野心达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是会造大唐反的。
当他拿着这个问题去找李元吉解惑的时候,李元吉居然给了他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
那就是‘该造反的人迟早会造反的,你就算把他盯的死死的,防的死死的,他一样会造反,还不如尽早的引出来,一网打尽’。
他觉得李元吉这是在引人犯罪,还跟李元吉争辩了一番,可李元吉却告诉他,犯罪的根源是人心,是因为人的欲望使其拥有了一颗不安分的心,只要这颗心不灭,即便是严防死守着,也一样会犯罪。
并且还拿自己举例,说什么‘我就是没有那个欲望,没有那个不安分的心,所以即便是父亲将玉玺送到了我手里,我也没去那个位置上坐一坐’。
这话他无力反驳。
因为在他帮忙安抚完各地的藩王,在屈通突带着李承乾安抚完陕东道各级官员以后,李元吉坐不坐那个位置,都是大唐的主宰了。
所以,那个位置如今等于是到了李元吉脚边了,李元吉即便是一步踏上去,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李元吉不当皇帝,说自己没有那个欲望,不再是一句空话了,因为人家做到了。
所以面对李元吉这种话,他根本无力反驳。
“殿下确实非常人,不过现在不是我们称赞殿下的时候。殿下既然信任我们,将一切都交给了我们,那我们是不是该商议商议正事了?”
李靖跟唐俭一样,是一个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