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招揽郭嘉(第2/3页)
合着他们叔侄两个人,都想到一块去了……
他在曹操面前,将话说的也挺满的。
和曹操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不比荀攸向华雄说事情的时候,好到哪里去。
一样是尴尬异常……
“在之后,我与叔父又相互通了两回信,谁也说不服不了谁,就各自辅佐自己认定的明公了……”
荀攸望着华雄出声说道。
当然,对于荀彧不前来,荀攸虽然有些遗憾,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们二人,一个辅佐曹操,一个在华雄这里,还有一个需要喊叔父的荀谌荀友若在袁绍那里。
这等于是一分为三。
到时间,不管这天下怎么变,他们荀家总有胜利者,不可能都死掉。
如此,荀家也就不会衰亡……
华雄闻言,也是显得有些怅然。
他叹口气道:“公达,这事情不怪你,要怪只怪我下手太晚,让这样一个大才,先遇到了那曹孟德。
曹孟德此人,虽是宦官之后,却非常人。
如同公达的叔父所言那样,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
今后必然会成为我之大敌!”
华雄显得怅然,不过,荀攸接下来的话,却让华雄的怅然,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
“主公,得知叔父不会前来之后,我又修书一封,送往了郭嘉郭奉孝那里,邀请郭嘉前来。
郭奉孝乃是颍川人,与属下同乡。
他有一族兄郭图,在袁绍那里为官。
郭嘉便也前往了袁绍那里。
郭嘉的性子和我那叔父有些像,至少有一定程度的相似。
我叔父在袁绍那里待了一阵儿之后,就觉得袁绍徒有虚表,离开了袁绍,前往了曹操那里。
既我叔父觉得袁绍是这样的一个人,那郭嘉估计也一样会看不上袁绍。
我的这封书信送过去,他有不小可能会过来。”
因为在招揽荀彧这件事上出了意外,让荀攸觉得非常的不好意思。
所以他就给郭嘉去了书信,想要将郭嘉招揽过来,进行弥补。
不过,有了招揽荀彧的这次教训,荀攸此番与华雄说的时候,没敢将话说太满,担心再次遇到意外。
所以只说有一定可能会将郭嘉招揽过来。
听到荀攸的话,华雄不由为之欢喜。
郭嘉的大名,他同样是如雷贯耳。
英年早逝的郭奉孝,是曹操的伤,也是很多三国迷的伤。
赤壁之战后,曹老板一句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凸显出了郭嘉的聪明才智。
荀彧已经被曹操得手,注定是来不了了。
那若是来郭嘉的话,也非常不错。
华雄同样是乐意之至。
“公达你做的好!若是真能将郭嘉召过来,我记你大功一件!”
荀攸道:“只能是尽力而为,不敢保证,变数太多。”
华雄笑道:“尽力而为,就已经足够了。”
“主公为何忽然之间,如此焦急,这般急切想要将郑国渠修缮好?”
荀攸望着华雄出声询问。
他确实好奇华雄此时的举动。
之前华雄虽也有安排人修缮郑国渠,且很重视,但却没有如同现在这样的焦急。
像是忽然间知道了一些事情,想要一下子就将郑国渠给修缮好一般。
这让荀攸有些不解。
华雄想了一下出声道:“我觉得,明年或许有大旱。
关中才稳定下来,诸多百姓刚刚安稳,现在还经不起折腾。
于公于私,都需要尽可能快的将之解决了。
不然将会出现大麻烦!”
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总是显得无力渺小,但又能去战天斗地!
荀攸闻言,不由一愣。
他没有想到,华雄竟说出这样的话。
倘若明年关中真的有大旱的话,那华雄现在这样急迫的想要将郑国渠修缮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只是,华雄是如何知道明年会有大旱的?
看他的反应,应该是很笃定,不然不会这样。
荀攸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华雄暗自吸一下鼻子,决定有些难办,总不能告诉荀攸,自己这是知道历史吧?
“我最近夜观天象,看出来了一些门道,明年关中会有大旱。
虽不能完全确定,但有很大可能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