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困兽(第2/3页)

陆归皱眉道:“长乐宫禁卫森严,父亲,是否……”

陆振道:“皇帝曾赐为父班剑三十,届时你我同去,之前你可挑选精勇,随后你我父子同班剑入宫。”所谓班剑,不过是一个由朝廷名下供养的编制,至于随员具体是谁,反倒不拘,只要双方愿意,且受职人本身也没有职权,那么就算把国公编制进去,也都无妨。

虽然班剑在战斗中意义不大,但陆振之所以为此,除了想试试长乐宫方面的心态,还要尽力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感。待都中人人自危时,在扶风驻扎的崔谅即便没有谋反之心,也都会遭受长安城中扑面而来的敌意。所谓舆论,便是如此,基于本能,人人都会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做出最坏的打算,并且粗暴地践行着,倾泻一身戾气,毫无理性可言。

在长乐宫埋首于案牍的陆昭收到了父亲的招呼,点了点头,在对和元澈接头的女史交待一番后,则继续处理文书。如今,饱受战争荼毒的三辅地区已出现瘟疫,大有向京城蔓延的趋势,各地焚火烧尸,景象已如人间地狱一般。而这把火是否会蔓延至长安,尚未有定论。陆昭思索片刻,决定归家后先去一封家书给陆放,淳化县的粮草取一部分拨与薛琬,赈济灾民。

这一日,保太后也允许为新任的女史彭耽书在长乐宫的杏园设宴,在交待一番宴会事宜后,便对陆昭道:“元洸禁足也有几日了,我吩咐厨房,做了些吃食,你忙完后便替我带过去,看看他吧。”

东西并不多,陆昭携了倩秀等两名侍女同去。夏日炎炎,即便是傍晚,也足令衣焚衫重,草灼云燃。陆昭见倩秀神色恹恹,走到荷池边,便将数支荷花莲蓬三两插在她所提的食盒上。少女素衣,鲜妍娇媚,衣衫渐染荷香,引得几名内侍频频回顾,倒让倩秀有些不好意思,少了几分厌倦之意。

三人行至清凉殿,侍卫方要打开大门,只听见一个声音,紧贴着门传来:“昭昭,是你吗?”

她没有回答。

殿门大开,云散风稀,他伶伶一人,立于白石阶上,通身清素,天旷月明之下,如千里寒山一般,神形淡远。见并非陆昭一人独来,旋即回身走入殿中,至一半时,才开口道:“让陆侍中一人侍奉便可。”

几样食盒被陆昭一一提入殿中,殿中未点烛火,也不开窗,元洸便坐在床榻上,在阴影中意态慵懒地看着陆昭进进出出。她身着月白衣衫,银纱披帛蜿蜒,如缀星河。抬手时,她的衣袖勾折成两片,便是行驶于星河上的云帆。或许,因匆忙之故,她也没有细细描眉,薄而轻利的眉峰,在寒泉浇玉的面容上,如前朝大家在江山图上的一气呵成,再不容他人动念半分。

“昭昭。”元洸道,“我母亲的事,真是他们所为?”他故意质问,意欲以这样一种不确定,来铺陈他即将要做的决定。

陆昭以为元洸真的有所质疑,一边将食盒排在案上,一边道,“本朝凡千石以上大员之重案,皆有廷尉、御史大夫和司隶校尉一同会审,以免刑吏典校摘抉细微,吹毛求瑕,以至深诬。又因司隶校尉不置,其职权旁移于丞相。虽然陛下仍有独断之权,但廷尉总审理,丞相复审备报,御史大夫总领乌台,又有督查廷尉、丞相之责。至此三司推事,可谓完备。昔年廷尉姜祢因原本也是降国之族,审理此案时不奏请八议也可视为避祸。”

“但御史大夫为薛琬所任,疏漏之余,竟能允许你煽动御史僚属,指使乌台言官,必有斩尽杀绝之心。而历来株族之刑极易引起非议,因此不管国君决策如何,丞相出面劝阻,是定例。又因诛族历来鲜有,只要丞相出面,此事便可有缓和,未必至于绝境。若保太后与贺氏真有心保全你母家,完全可令丞相贺祎为你言之一二,倘若陛下不允,贺家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又何至于事后保太后再对你怜悯收养?”

陆昭耐心地解释着,然而望向元洸时,却觉得那双眼睛如寒荒尽处的燎火,颇有一番厌世的味道。陆昭牵了牵嘴角,神色再度化为淡漠,仿佛将一切声色笼覆于皑皑冬雪之下:“权力的战车只要开始前行,便无法停下。不管你是否有感情,有诉求,那些随你前行的人不会过问,也不想过问。当他们等待不到属于自己的利益时,便会易主而侍,甚至将你扑杀在地。元洸……”她放下最后一枚碟子,语气坚清,全然镇静,“你我皆只能向前,谁也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