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和议的前提(第2/4页)

在整个欧洲大陆,要说最据有侵略性的国家莫过于法国,而他们的国王路易十四更是一个喜欢四处“搞事”的君王,谋求将他们法国的领土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尼德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所有的国家无不警惕着法国所作出的任何举动,唯恐它会再次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哦,对了,一个多月前,举世瞩目的维也纳战役落下了帷幕。令所有欧洲国家为之惊惧的是,这场宏大的战役,竟然打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奥斯曼帝国方面固然没有攻克维也纳城,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诸国、波兰-立陶宛等国军队也遭到重创,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9月14日清晨(比原有时空历史要晚三天),当以洛林公爵为首的联军抵达努斯多夫附近时,奥斯曼帝国军队已经开始在努斯多夫周围的山头布防。为了争夺有利地形,联军与奥斯曼军队很快就爆发了血战。尽管防守的奥斯曼帝国军队主要都来自于巴尔干半岛的仆从国,但在主帅易卜拉欣·贝伊指挥下,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面对欧洲联军的优势兵力,他们坚守努斯多夫几个小时,甚至在周围的高地失守的情况下,仍旧在下方的村庄继续顽抗。

至正午时分,努斯多夫周边地区薄弱的防御被联军迅速突破,面对从各个方向涌来的联军的夹击,易卜拉欣被迫带着军队主动后撤。就在战况焦灼之时,两万余奥斯曼西帕希精锐骑兵军团突然发动,向处于疲惫不堪的欧洲联军急袭而去。

欧洲联军猝不及防,整个军势立即陷入混乱之中,汉诺威军队遭受重大损失后,率先逃离战场,使得联军形势变得极其危险,崩溃在即。

而在联军右翼的波兰军队则因为前一天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整,在大战开始时行动迟缓。直到当天的中午一点才抵达了道恩巴赫。由于这一带树木稀少,所以战场上的双方很容易地就能辨认出远方的军队。洛林公爵的军队因为援军的到来发出了狂喜的欢呼声,崩乱的形势得到遏制。

而疲惫不堪的奥斯曼人则陷入了恐慌,尽管起初奥斯曼军队击退了波兰骑兵的第一波冲击,勉强维持住了战线,但是他们的形势已经远远算不上乐观。北方的洛林公爵军、西北的巴伐利亚、以及西方的波兰军队已经对防守的奥斯曼军队形成了包夹之势。

而到了下午三点,波兰国王索别斯基集结了联军所有的骑兵,发动了一场达到了一万八千人规模的冲锋。其中,三千余波兰翼骑兵为先锋,他们身披重甲,身上色彩斑斓,背着漂亮羽饰,持着四五米长的骑枪,呼啸着向奥斯曼军阵俯冲而来,声势异常惊人。

怯懦的克里米亚汗国鞑靼骑兵不敢正面以敌,调转马头,便朝战场左翼逃去。正当奥斯曼军阵数处被击穿,各部官兵终感不支,行将溃败之时。已显疲态的两万余西帕希骑兵在临阵主帅易卜拉欣的强令下,鼓足余勇,朝联军骑兵发起了反冲锋。

迄今为止,欧洲战场上规模最大的骑兵军团对战爆发了,场面异常惨烈,勇敢的骑兵们仅在一个照面之后,便纷纷扑倒在地,随即在无数马蹄践踏下,化为一滩滩肉泥。

号角声,呐喊声,马嘶声,惨呼声,兵刃交接声,骨断肉裂声……,整个战场上喧嚣一片,尸横遍野。

欧洲联军的骑兵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堪堪冲散了西帕希骑兵的阵势,但己身也是损失惨重,未能再度重新集结,冲击奥斯曼帝国军阵。在奥斯曼主帅穆斯塔法决然地将攻城的耶尼切里军团调至战场后,双方非常有默契地暂时脱离战斗。

随后的数天时间里,双方又爆发了十余场小规模的战斗,但都未能击退对方,取得战场的主动权。

9月18日,奥斯曼帝国军队眼见错过了最佳攻克维也纳的时机,遂缓缓撤离战场,退往匈牙利。欧洲联军则小心地尾随其后,直至确认奥斯曼完全退军后,方才返回维也纳。

战后,双方都宣称自己获得最终的胜利,给予了对方以沉重的打击,巩固了各自的战略优势。

西班牙人通过哈布斯堡的亲戚了解到,此役,欧洲联军共战死一万三千余,受伤者也达两万六千,可谓是损失极其惨重。而奥斯曼方面,虽然在人员损失上可能要比联军稍多,但对方最为精锐的耶尼切里军团几乎未遭到任何损失,所有的缴获和后勤辎重也得以保全,其最大的伤亡也都是来自那些巴尔干半岛的仆从国,可以说奥斯曼帝国犹自保留了基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