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定胜天?(第2/3页)
“哈哈……,老贝,你这就不懂了吧。”另一个水手笑嘻嘻地说道:“我们信奉的神明多,而且各司其职,那证明我们汉人的各路神仙那个……那个……专业呀!你瞧瞧,比如我们敬拜的财神,还要分武财神和文财神。还有事关我们一生幸福安康的神仙,还要分福禄寿三星呢!”
“你们信奉的神明太多,我认为是对信仰的一种不虔诚的表现。”
“你们欧洲人是不了解我们汉人文明的。”樊桂祥说道:“在我们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我们的祖先,在骨子里可能信奉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定胜天。就是说,我有困难了,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去克服,遇水治水,遇山移山。至于对天上的各路神明的敬拜,在很多时候,不过是求得一个心灵上的安慰,让自己心里踏实。”
“哦,上帝。”贝洛蒂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人是不可能战胜天地的。在上帝眼里,我们人类是无比渺小,无比卑微的。”
“小贝呀,你若是有空,可以哪天去临海城附近的乡镇村屯去瞧瞧,你就知道,我们汉人是如何战胜天地,如何改造这贫瘠的土地!”樊桂祥拍拍贝洛蒂的肩膀,说道:“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这里的民众硬是将一片荒芜的大地,换了一幅容颜,变成一片富饶的家园。”
汉洲西部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最早设立若干移民点时,内阁政府是比较反对的,认为不能将来之不易的移民白白扔到那片荒漠的土地上,浪费人力。
可后来,随着汉洲西南地区的逐步开发,这些早期建立的据点的作用也逐渐显得重要起来,为众多往来船只提供必要的补给。
及至后来,在临海、静江(今澳洲西部城市卡拉萨)的内陆地区发现无数储量丰富的铁矿,矿石品位极高,平均含铁量在50%到60%,而且还都是富铁矿。这让齐国工业部门振奋异常,遂开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对临海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
先后有四千余移民被安置于临海、静江、西宁(今澳洲西部城市卡那封)等地,建立更多的定居点。另外,还陆续从宣化岛、爪哇岛、苏拉威西岛等岛上“招募”了一万余土人劳工,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铁矿石采掘运输。
临海地区气候干燥,土地贫瘠,产生不丰,这么多年来,粮食一直无法实现自给,皆赖于北边的建业府和南边的桂州府供应。
不过,随着人口的缓慢增加(矿场苦力从一万增加至两万人)和往来补给的船只愈发频繁,粮食和副食等生活物资用度也随之急剧增长,临海地区的主政官员们,便决定要适当地改变一下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一番本地的民生经济。
要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除了不断施肥以养地力外,莫过于兴建大量的水利工程,来应对本地区季节性缺水的问题。
水库、堰塘、引水沟渠……一个又一个的水利工程不断地上马,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临海县陆续修建了小水库四座,堰塘三十多个,引水渠三百八十多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用水。
在临海地区大修水利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个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奴隶亚辛·谢亚迪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曾经亚里巴王国(今阿曼)的水利匠人,先是被葡萄牙人掳到了印度的第乌殖民地,成为一个奴工。后来又被齐国的印度商社买来,送到律门(今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参与当地的水利规划和建设。因其贡献卓著,加之拥有丰富的水利建设经验,便被赐予自由人身份。
十年前,亚辛·谢亚迪被印度商社推荐给农林部水利司,成为一名水利大匠,同时也获得了齐国臣民的身份。未多久,便被派至临海地区,配合当地政府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
汉洲西部的气候和环境与亚里巴王国类似,都是以荒漠、戈壁地形为主,同样面临水力资源短缺的窘境。不过,汉洲西部地区还是有十几条季节性的河流,这比全国大部分地区皆为沙漠的亚里巴王国要强出一点,更为难得的是,汉洲西部地形较为平坦,没有高峻的山脉和纵横的沟谷,引水条件也相对较好。
亚辛·谢亚迪针对汉洲西部地区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特点,充分借鉴亚里巴王国境内众多阿夫拉贾渠的模式,将此前修建的引水渠从明渠改为暗渠,并使用大量的水泥、砖块加强水渠的防渗跑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