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潮涌(一)(第2/4页)

“朝廷可能是要保存实力,巩固江北,以待后势。”管效忠说道:“江南危局,或可暂弃之。……当然,若我等于江宁城中死战,力保城池不失,并于明军极大消耗,朝廷也可能会派兵渡江来援。”

“……或许如此吧。”马国柱和周国佐彼此苦笑一声,摇头叹道。

谁都知道,在八旗主力撤回江北后没多久,明军水师和那个齐藩小邦的众多舰船便陆续驶入长江,开始隔绝两岸的联系。即使朝廷能集结大军来援江宁,试问,在这种情势下,如何渡得过长江?

……

就在南京城中清军正在积极准备守城事宜,为我大清尽忠之时,秦王孙可望领着一众军中将领在观音门外的一座土包上,眺望着巍峨雄伟的南京城。

“秦王殿下,南京城防完备,并且大部分城墙段都依附山势水利,若是城中清虏据城死战,恐急切间,难以攻破。”兴安侯冯双礼蹙眉说道。

“派人进城,让清虏献城投降,如此,可保城中守军性命。否则,城破之后,尽数屠之!”孙可望面无表情地命令道。

“秦王殿下,我军从岳州一路东下,主动献城投降的清虏未曾有一人。末将以为……”

“且去试试。”孙可望有些不耐地说道:“长江隔绝,南京已成孤城,此间清虏或愿降之,也未可知。”

然而,进城劝降的两名使者,在不到半个时辰后,就变成了两具尸体,砍下的头颅也被守军抛下城墙,而且还大声的奚落城外明军,嘲笑其本为贼军,却套了一身伪明官军服饰,沐猴而冠,徒增笑柄。

“秦王殿下,清虏欺人太甚,末将请令,立即攻城!”亲卫营主将张虎见状,勃然大怒,立即向孙可望请命攻城。

“哼,城中清虏自绝死路。待城破后,本王誓要尽屠之!”孙可望深深吸了一口气,瞥了一眼南京城头,转身朝营中走去。

“王尚礼!”

“末将在!”

“加紧将船上火炮卸下岸来,明日正午之前,务必于观音门建立火炮阵地。”

“尊令!”

“马进忠!”

“末将在!”

“领前营所部绕行至南京城南侧,以分清虏兵势。”

“遵命!”

“王自奇!领左营所部,至南京东侧,夺占紫金山。”

“遵命!”

“马保!领后营所部,至聚宝门,夺占雨花台。”

“……”

“……”

回到营中大帐,孙可望随即召集军中诸将,发布军令,对即将展开的南京攻防战做出具体军事部署。

“秦王殿下……”冯双礼见孙可望的军事部署居然不是攻城时惯用的围三阙一,而是展开四面围攻的架势,意图全歼城中清军。无论咱们有没有能力全歼敌军,但总要给敌军留一条“生路”,在兵法上这叫围师必阙。可要如此四面合围南京城,就可能使得城中守军眼看没有退路,惟有困兽犹斗、背城一战才可绝处逢生。

“勿复多言,本王心中有数!”孙可望明白冯双礼的担忧,但仍旧坚持己见。

八月底从岳州出兵,先攻武昌,仍是不克,遂留白文选领兵四万,驻江夏、嘉鱼两地,监视压制武昌清军。他自领六万大军,水陆并进,沿长江而下,直奔南京而来。

一路上攻城略地,连克黄州、兴国州(今湖北黄石市)。经过九江时,收到李定国留书一封,建议他所领大军应不予清虏充分准备,迅速攻至南京,沿途重镇大埠皆可绕过穿行。只要江南即下,则大事抵定,整个南方亦可传檄而定。

但孙可望却撕碎书信,在九江稍事休整数日,随后继续一路攻击前行。夺安庆、义安,战太平(今马鞍山、芜湖一带),克芜湖、繁昌,大小战斗十余场,硬是拖到了十月底,前锋部队才攻至南京附近。

在此期间,李定国部已经从江西攻入浙江,顿兵于衢州下月余,吸引了大量清军来援,使得整个浙江地区的清兵无暇顾及南京周边。若是孙可望能趁机迅速攻来,或许就能面对一个防守比较空虚的南京城(当然,也有可能堵住城中的八旗主力退往江北),一举破之,端掉整个江南的清廷中枢,从而打乱江南各地清军的部署,分而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