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七章 狂飙突进(第9/24页)

有些人说大智才能产生大勇,而彭德怀是反过来的,大勇产生大智。

1928年9月,红五军取消团、连番号,编为五个大队和一个特务队。在三个多月的转战中,部队减员1000余人,张荣生、李力英等骨干牺牲,意志薄弱者或投机者也相继离队或叛变。四团团长陈鹏飞忍受不了艰苦,告辞还家。四大队队长李玉华以打民团为由,拉着全队逃之夭夭。一大队队长雷振辉在彭德怀集合部队讲话时,突然夺过警卫员薛洪全的手枪,瞄准彭德怀就要开枪。

在众人皆惊呆的千钧一发之际,新党员黄云桥一手扳倒雷振辉,一手拔枪,将雷击毙。

彭德怀面不改色,继续讲话。他说:“我们起义是为了革命,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牺牲,今天谁还想走,可以走。”又说,“就是剩我彭德怀一个人,翻山越岭也要走到底!”

一声号令出发,无人离队。

彭德怀这种镇定自若,非一般人能比。

1930年7月,当时是按照李立三所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口号,发动全国总暴动,工农红军因为接受李立三的指挥,所以红三军团也必须行动。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猛攻长沙。

国民党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在城内出示布告:“市民住户不要惊慌,本人决与长沙共存亡。”并亲到城外督战。后来见红军攻势如排山倒海,湘军溃兵似洪水决堤,他想逃跑时两腿软得连马背都爬不上去了。最后由马弁架着扶着,才逃到湘江西岸。

彭德怀率兵8000,何键率兵30 000。30 000败于8000,被彭德怀俘去4000多人,枪3000多支,轻重机枪28挺,迫击炮20多门,山炮2门,还丢掉了省会长沙。从未如此狼狈的何键几乎精神崩溃,猫在船舱里见到岸上有胸系红兜的进香人,也以为是彭德怀部下,连连惊呼红军追来了,随从再三劝解也不能稍安。

彭德怀攻陷长沙,使当时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李立三,得到有力支撑,8月6日,他声如洪钟般地在中央行动委员会上报告《目前政治形势与党在准备武装暴动中的任务》:“同志们!目前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已经显然表示着到了历史上伟大事变的前夜……

“这回红五军攻打长沙,红军的兵力只有三四千人,何键的兵却有七团以上,但红军与何键部队接触的时候,何键部队都水一样地向红军投降……现在红军进攻武汉的时候,又怎么知道不会遇着这样的形势?假使是可能的——的确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然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领导红军进攻武汉呢?让红军远远地等候武汉工人暴动,恐怕只有书呆子会这样想……”

其实敌人并没有“水一样地向红军投降”。彭德怀后来说,每次消灭白军,都是红军硬打死拼。红军的军事技术也还非常落后。占领长沙前在岳阳缴获了几门野炮和山炮,全军上下除了彭德怀和一名朝鲜族干部武亭,竟然无人会用。结果只好由军团总指挥彭德怀和武亭亲自操炮。

要总指挥亲自操炮的红军,也总算建立了自己的炮兵。有了炮兵的红军攻占长沙,不能不使中外震惊。

此役彭德怀不仅创下红军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而且创造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攻下省会城市的唯一战例。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对斯诺回忆这次战斗时说:“对全国革命运动所产生的反响是非常大的。”

大革命中共产党人最恨的,除了蒋介石,便是何键。蒋介石反共最著名的是“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何键反共最著名的也有“五二一马日事变”和六二九通电“清党”,两湖革命青年和工农群众死于何键之手者,不计其数。对罗霄山脉的工农武装割据,何键比蒋介石早两年多就开始“清剿”。他向浏阳县县长彭源瀚说,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不可错放”。他还对宁远清乡督察员欧冠说:不要放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如遇紧急情况,当杀就杀;若照法定手续办事,上面就不好批了,共产党的祸根就永远不能消灭。当时各省之中,唯何键在湖南设立“铲共法院”。

何键甚至还专门派人挖了毛泽东的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