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唐太宗:李隆基这个败家子!(第3/5页)
女弟子望着满屏的“阿离”,满脑门问号,正想发问,结果便听见旁边传来微弱的抽泣声。
“师傅,你哭什么?”
公孙大娘眼眶微红:"我在那个时候都是埋讲十里的人了。他还记得我的名字的人了,他还记得我的名字。”可先跟好文
能有杜甫这样一个粉丝,是多少舞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很多人以为杜甫只会写现实主义的诗歌,实则不然,他浪漫起来不要命。
这篇诗文堪称华丽,程度堪比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无数人惊艳不已,又心里难过。感慨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小时候意气风发的杜甫去看公孙大娘跳舞,五十年过去了,杜甫老了,公孙大娘也没了。
武则天看得更为长远。
武则天闭上眼睛,心神触动:“怪不得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从杜甫一个人,能看大唐的兴衰史。”
“连公孙大娘这样的宫廷舞女都死于战乱之中,普通百姓还有什么活路呢?”
年少的李隆基被她叫来身边,战战兢兢地服侍着,余光扫过旁边的藤条。他之前来的时候,武则天手边还没有这个藤条,现在却有了。
这是为谁准备的,答案呼之欲出。
李隆基连忙说道:"可能是公孙大娘时运不济,所以才沦落至此,天幕不是说了吗?郭子仪拯救了大唐,百姓过得惨了点,但也不会很差。”
“等到唐军光复中原,一切都会回归本来的模样。”
谁知紧接着,便听见天幕接下来的话,所有人的面色都变了。
【在这之后,杜甫又辗转来到江南,遇见了大唐当红明星李龟年。
李龟年曾经多风光,连王维都要给他写《相思》,现在却落魄不已,朝不保夕,无比怀念曾经的宫廷生活。
杜甫又写下了那一首:“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很多后人以为这首诗是浪漫的诗,经常用来示爱,其实内核是毫无疑问的悲剧。
公孙大娘和李龟年一样,都在乱世挣扎。】
【有人说,杜甫很惨,其
实惨的人多了,只是杜甫更值得被铭记。
曾经生活优渥的宫廷乐师和舞师都落魄至此,普通百姓更不用说了。
据记载,当时户部统计了全国人口,大唐监世的时候是五千多万,经过安史之乱只剩下一千多万。
总共打了八年,减少了三千万人,人口大概减少了四分之三。*
安史之乱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还是无数百姓的悲剧。】
武则天瞠目结舌,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人口少了三,三千万?”
“李隆基,这就是你说的不惨?”
李隆基也哑口无言,没什么比人口更直观的数字了。一下子减少四分之三,这也太恐怖了。
在此之前,安史之乱只是个冰冷的名词,现在所有人才知道背后是血淋淋的内战。
武则天站起身来,拿起了藤条,如果不发泄,她担心自己会被气坏。
李隆基,你该死啊!
唐太宗李世民在听唐肃宗奇葩操作的时候,努力告诫自己不要生气,气坏身来无人替。
他以为自己已经把最艰难的时候熬过了。
谁曾想,接下来天幕就披露了人口问题。
唐太宗李世民怔怔地望着天幕:"朕偶尔有疏忽,但几十年来也算兢兢业业,颁布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人口一直在增长。"
“他这是一下子把大唐打回到开国的时候啊。”
“什么贞观之治,什么开元盛世,好像都是一场镜花水月、无边幻梦。”
他御驾亲征,扩大疆土,颁布政策,鼓励生育,一刻也不敢放松。
谁曾想,一场安史之乱,不仅败光了李隆基的功绩,还把自己的功绩也败完了。
他曾经觉得隋文帝杨坚生的儿子特别败家,结果他的子孙后代一点不差。
李世民恍惚地想————败家子啊!
他不像武则天一样幸运,能靠打李隆基来发泄心中的怒火。结果就是,满腔无名之火憋在心头,烧灼着五脏六腑。
“陛下!陛下!”长孙皇后眼睁睁看着李世民摇摇欲坠,昏了过去。
他深受消渴症的折磨,耳朵聋了,手拿不动笔,是个残废的老人。
杜甫写下了那一首《登高》。
重九时节,杜甫写下了九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