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把笛卡尔找来本王就枪毙俘虏(第3/4页)

事实上,眼前这位塔斯曼,至少已经沿着澳洲东北部海岸,航行了大约三分之一个澳洲周长了,一直到塔斯马尼亚岛,只是没去西澳和南澳。

而朱树人对于他提到的另外几个地理名字,也不是很了解,就让对方深入描述,这才知道,他说的“史丹顿双岛”,其实就是后来的纽西兰。纽西兰是后来英国人再来占时,重新取的名字。

“看来这人果然就是那个导致塔斯曼海被命名为塔斯曼海的塔斯曼了,也是新西兰的发现者,是个人才啊。”

朱树人暗忖,不由生出了几分招揽之心。

但他还是没忘了正事儿,当下让人拿来一份文书,直接丢在对方面前:“本王今日召见你们,就是让你们回去给范迪门总督带个话:

贵国在大员岛的驻军,无视我们允许他们带走财物、和平撤走、交还岛屿的和平条件,坚持抵抗,坚持侵占大员岛,不肯为他们违背前约与鞑子接触的事付出代价!

所以,最后他们是被强攻破城才投降的,只能按照战俘处置!贵国想要回战俘的条件,都在这上面了,本王不是来和你们谈判的,是宣布这项决定的,能答应,等条件满足之日,我们自会释放战俘,若是不答应,所有战俘都会被处决!”

杨森·塔斯曼听了通译的转述后大惊:“尊敬的亲王殿下,您不能这样,作为文明国家的执政者,怎么能杀俘呢?”

朱树人法令纹一跳:“你们还没看条件呢。”

杨森塔斯曼只好仔细去看,文书倒是已经提前让人翻译成荷兰语了:“让我们找到笛卡尔先生及其门徒,带到亚洲,交换大员岛战役最终被俘的2800多位战俘和商人、水手?

在笛卡尔先生及其门徒抵达之前,所有战俘都会被作为雇农对待,保证温饱在大员岛开荒?”

笛卡尔如今在西方也已经有一点名气了,荷兰上流社会消息灵通的倒也知道其存在,杨森塔斯曼当然也知道。

他好歹也算是一个地理探险家和半个博物学家,对学术还是挺关心的。

塔斯曼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试探:“能问一下,摄政王殿下,您要找笛卡尔先生,是有什么目的么?”

朱树人也不含糊:“我在亚洲,都听说了笛卡尔先生的大名,想找他来我这儿,随便负责一家研究所——当然,本王的研究所非常多,绝不止这一家,本王手下擅长技巧算术的人才也不少,其他很多所都已经有得力的负责人了。

本王只是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多一些视角镜鉴,互相切磋或许能有启发,仅此而已。所以你们要是能招揽到更多跟笛卡尔先生类似的、只是名字不为我知的贤哲,也可以招揽来大明,

本王自会重酬重用,当然,本王会考校他们的学问,学问可以差,但是不是骗子本王还是能看出来的。”

朱树人从来不是历史名人集邮癖,他当然也知道一个笛卡尔形成不了质变,将来更多的科技人才要靠大明自己培养。

但现在的问题是,大明就算懂一点自然科学的人,也是读四书五经出身的,思路很局限,朱树人需要一些鲶鱼效应,把水搅浑,跟这些人互相启发。

这才是学术人才国际化的真正意义。

科学家也需要靠门口的野蛮人逼着他们动起来嘛,否则老是躺在那儿论资排辈徒子徒孙,徒子徒孙又不敢提意见,那还搞个毛。

至于朱树人这么说,也是不希望塔斯曼误以为笛卡尔真有多奇货可居,那只是一个招牌,别想高价讹人。

塔斯曼还想跟他谈谈待遇,朱树人就不愿多说了,只说笛卡尔么,在欧洲赚多少,他至少给五倍,也可能十倍,视其贡献而定,还能额外加赏。但这只是一个标杆,不可以援引。

至于其他细节,朱树人直接拿手上的俘虏说是,他们要是不希望那几千个荷兰俘虏重获自由,大可以不照办。

塔斯曼考虑再三,只能表示他只是个带话的,就算一切顺利,从巴达维亚回荷兰,就得航行七个月之久,往返就是十四个月,在欧洲找人、给被招募者留时间安家、决策,也都要时间。

所以至少也要一年半之后才可能把人带回来,慢一点两年都不奇怪。

从巴达维亚航行到大员或者福建,还要再加一两个月呢,关键看风向顺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