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3/4页)

由此看来,对淮北藩镇动手,实在要慎之又慎。不如先观望,要是鞑子南下,他们也好先跟鞑子交手,好歹那些桀骜不驯的兵马,也不算死在汉人内斗之中。

相比之下,朝廷倒是该加速利用这个机会,先把其他跟福王串联的藩王,统统拿下,剪除其羽翼,也好巩固我大明后方。

尤其看福王这些勾连书函,以及抓获审讯的使者所言,两广地区跟福王串联的藩王最多,尤其是这个‘靖江王’,本来就听说颇有想法。不如让湖广总督朱树人,顺势以湖广兵南下,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两广勾结王爷,

其他各省并举,把内部彻底整顿后,再对付福王,也好先声夺人,更多瓦解北方被裹挟官员、武将人心,再示以宽仁,表示只诛首恶,让除了刘良佐以外的其他淮北将领,重新安心归顺朝廷。

实在不行,还能给包括刘泽清在内的武将,开出一些条件,只要他们到时候坚持在鞑子侧翼抗击,哪怕是形同割据,朝廷也会褒奖他们,比照吴三桂。

臣估计,等鞑子南攻时,山东省内,位于泰、蒙山区以东的莱芜半岛,肯定不会被鞑子重视,那些地方三面环海,又有山区与中原隔绝,不在鞑子南下的交通要道上。只要刘泽清到时候肯躲避,哪怕在山东半岛割据,鞑子也多半不会管。

而朝廷只要他控制住这块地盘不被鞑子占领、当地的钱粮人口不为鞑子所用、他的本部兵马别投降当汉奸,也就足够了。如此一来,到时候朝廷是有希望只诛刘良佐一部、就解决福王之乱的,其他被裹挟武将都还有机会争取!把内战损害降低到最小!”

朱常汸听了史可法这番细致入微的长篇大论分析,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他仔细琢磨了一下,就意识到了史可法策略的妙处。

两淮割据势力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现在处在夹缝中,谁先打都吃亏,还有可能逼反投敌。

相比之下,两广或者其他南方腹地的潜在反抗者、跟福王串联勾结的那些人,却是只有南京朝廷出手收拾才行的。南京朝廷不动手,不会有别人来代劳——总不能指望越南人侵略两广吧?

所以,吃好东西当然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而吃苦药则要反过来,先吃碗里的,说不定碗里吃完时,锅里的已经不用你亲自吃了。

三方一番秘议后,朱常汸立刻做出了决断,让史可法以勾结福王作乱的名义,加速搜捕一切串联的、抗命不来南京的藩王。

南直隶和江西,就靠史可法自己动手,浙江交给浙江巡抚张国维,那也是沈廷扬朱树人的老朋友了。

其他湖广四川,其实没有需要动手的,当地藩王早就被张献忠当年杀得十之七八了,仅存的也都在这两个月里被朱树人积极送来了。

所以最后就剩下两广,这就让朱树人轻兵直进,以密旨领兵,软硬两手准备,雷霆扑灭!

……

密旨下达之后,各方很快一起动手,好几个跟福王书信勾结的藩王,都是没反应过来就被捉拿问罪,敢于反抗或者逃跑的,直接射杀——这也是特殊时期,监国王爷特旨特事特办的,没有问题,这些王爷是已经被拿住明确参与大逆的罪证的。

因为消息封锁得好,淮北方面福王一直到六月初,才得知自己暗中勾结的几个内应同宗,已经被抓被杀了。

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在六月初五这天,靠着阮大铖和刘良佐的拥护,仓促强行称帝,然后少不了把他的称帝理由、以及他跟先帝血缘最近、先帝的监国遗言失效等统统说了一遍,试图号召一批人跟着他干。

然而,天下看清他实力的人,当然都不会跟着他干。只有刘良佐、许定国是铁了心当汉奸,知道南京朝廷不会饶恕他们。而连山东半岛的刘泽清,都选择了观望。

文官当中,只有阮大铖这个士林败类、历史上的大汉奸、后世能被桐城、怀宁两地地方志争相推出去不承认他是本地人的极品,选择了带头拥护福王,并且居然直接被福王封为了伪大学士。

(注:阮大铖的问题,前面提过,再提醒一下。后世怀宁地方志说阮大铖是桐城人,桐城地方志说阮大铖是怀宁人,两个地方争相对骂,都说是对方的土地养出了这种大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