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2/3页)

没想到卷管法的枪,造成双管并列式,还有这样的额外好处。沈树人一开始压根儿就没想到,他还以为后世双管猎枪的出现,纯粹就是为了提升火力密度呢。

理解清楚原理后,他再让人拿过尺子来仔细丈量验证了一下,果然这种明显短管的双管枪,管子长度比原先的鲁密铳短了一半还不止。

传统鸟铳、鲁密铳都是全长五尺,考虑到枪托和其他一些击发件的长度占用,枪管其实也就刚刚四尺长。

而眼前的双管喷,每根管子都只有一尺八寸长,枪管短了之后,弹药总量也变少了,看上去蜡壳弹的整体大小,都比原先的纸壳弹小了一圈,也短了一点。

沈树人若有所思地看着手头的一颗蜡壳弹,很内行地捏碎,仔细分拣出其中小铅珠和火药。简单目测之后,他就发现,这种新弹药的铅珠弹丸分量没有减少,只是减少了发射药,目测只有原先鸟铳发射药三分之二的分量,应该是为了降低膛压——

宋应星那边估计也是算过的、反复做了对比实验。因为枪管短了,再装那么多药也浪费,弹丸往前飞出一尺八寸这点时间,根本不够原先全装药的那么多药充分燃烧。

减少火药后,枪尾密封不彻底导致的漏气漏火也能减缓,不至于喷出太多火。

这没什么好多说的,就跟冲锋枪抗膛压低、得用手枪弹。装药量要远小于步枪、机枪,是一个道理。

沈树人把子弹碎片丢掉,拍拍手:“那就先试射看看吧,看看三分之二的装药,能不能充分燃烧。”

左子雄得令,立刻让卢大头麾下的六百人列队整齐,拿起短管后装枪,轮流分批开火试射。一时间靶场内枪声大作,火焰浓烟滚滚。

沈树人皱着眉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看上去这些火枪的枪口火焰和烟雾的大小,跟原来的鸟铳也差不多。

沈树人好歹是有物理化学常识的,知道从枪口火焰来判断有没有燃烧充分。枪口的火光没比原先的鸟铳明显更大,那就说明减少装药量减得很合理,并没有导致更多的火药“出膛后才燃烧、无效燃烧”。

只不过,第一次看到大规模的后装枪齐射,枪管尾部装弹缝隙处漏出的火光和浓烟,还是让沈树人颇为震撼。

他看到很多士兵都不敢把枪端得离脸较近、精确瞄准,很多都把枪举到离脸一尺以外。至于开火瞬间闭眼,倒是没什么好喷的,因为当时所有火枪兵都是开火瞬间得闭眼,否则很有可能被火焰熏瞎。

让沈树人不能接受的是,不仅有士兵闭眼,其中一部分甚至还扭头了,闭眼不会有太大的身体动作幅度,而扭头绝对是会让射击动作走形的,之前的瞄准也就彻底白描了。

“这不行,怎么能允许士卒开火时扭头呢?就算枪管尾部漏烟喷火,也不能扭头啊!还要加强操练、克服恐惧!另外,考虑将来给用新式后装枪的士卒的头盔、加装皮质面甲!不要怕熏黑脸!”

沈树人一边训斥,一边也想亲自做个表率,试着射射看。

当然,沈树人毕竟是金尊玉贵、身居高位之人,还有那么多美人等着他宠幸,脸被熏黑肯定是不能忍的,他的帅气很重要。

所以他把管子只有一尺八寸、全长两尺四寸左右的短枪、单手拿在手上、手臂举平瞄准,想看看能不能单手持枪、确保瞄准时枪尾离脸至少有一臂的距离。

但仅仅一秒钟,他就觉得手臂颇为酸软,根本没法瞄。看来这种分量的枪,要作为骑兵单手使用的卡宾枪、在冲锋过程中、接敌前开火,还是有点难度的。

左子雄看了沈树人的操作,也微微有点惊讶,这种枪才刚刚问世,沈家军中也没进行过骑兵骑射操练,依然是给步兵先步射训练的,所以确实没让士兵试过单手使用。

好在左子雄战场经验丰富,很快就意识到沈树人的目的,耐心追问:“大人可是嫌双手射击时、枪尾离脸太近?所以想看看这种短枪能不能被骑兵端平了使用?

若是那样的话,最好还是改用那款转轮枪,转轮枪枪管进一步缩短了,只有一尺二寸,而且只有单管,前部重量只有这杆枪的三分之一,一只手拿也能举平瞄准。

这种双管枪,虽然也只有一尺八寸,可同时有两根管子,单手举平还是太重了,末将和军中一些猛将倒是可以举平,普通士卒就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