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3/3页)

明军士气高涨之下,姗姗来迟的伪清郡王旗主阿济格,也终于带着部队抵达了笔架山。

然而,阿济格的兵马规模,却让人大跌眼镜。

原本明军主要将领,都估计阿济格会会同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一共七千骑兵出现。

可是此刻面前的鞑子,至少比预期缩水了将近一半,怎么看,最多也就三个甲喇的旗号。

而且,按照八旗的旗色分辨,属于阿济格的旗的甲喇,似乎只有一个,倒是济尔哈朗的两个甲喇都来了、临时受阿济格节制。

面对明军有残破营垒的地利依托、明军岸上的人数也至少是八旗兵两倍,还有那么多战船在海面上提供侧翼火力支援,明军当然是士气大振,一时也没人觉得守不住营寨。

阿济格却不知道明军的海上战船有装红夷大炮,他仓促赶来,敌情了解不充分,只看到岸上有明军还在守着水寨,而水寨已经很残破了,

战马也不是不能直接跳过壕沟和木桩、拒马冲进去,只要肯付出伤亡,稍微打开一个缺口就行。

阿济格怕夜长梦多,连忙下令部队组织一次试探性的冲锋,争取一举夺回水寨,至少把还没登船的明军全部灭了。

阿济格在那儿仓促准备进攻,这一边的郑成功等人也想不明白,就问曹变蛟:

“曹军门,刚才我们核计,阿济格的援军要是到了至少是七千骑,现在看,怎么规模小了这么多?莫非是其他有诈?还是有什么变故?”

曹变蛟算是辽东诸将中跟鞑子血战最多的了。他虽不擅智谋,却好在对敌人很了解。

一番思忖后,曹变蛟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有没有可能,是鞑子看到我们跑了之后,怕松山的洪督师也想跑,所以分了主要兵力加强对松山的围困?

毕竟在鞑子看来,我们都是小鱼小虾,猝遇意外之下,丢了也就丢了。洪督师却是最大的大鱼,容不得有半点闪失,而且松山城内的兵马,比塔山杏山两处相加还多,我估计洪督师还有三万兵马,把守城壮丁也算上的话。”

张名振郑成功被提醒后,也意识到这种可能性很大。

但郑成功略一思索,又觉得不太可能:“如果只是加强围困,那也不过是缓计而已,没必要急在一时。

只要鞑子把阿济格、济尔哈朗的两旗兵力,在今日集结完毕,就算放洪督师出城向笔架山而来,松山至此路途遥远,至少近百里,鞑子两旗骑兵野战,绝对能歼灭洪督师的疲惫之兵,鞑子何必急于这两三个时辰呢?

依我看,曹军门说鞑子留兵是为了洪督师,这点我信。但留得这么急,就肯定不是为了‘围城’或者‘野战围歼突围部队’这么简单。或许是鞑子有更激进的计划!”

一旁的李辅明听了,他还是比较赞同曹变蛟的看法的,觉得郑成功毕竟太年轻,于是他忍不住提醒:

“鞑子还能有什么更激进的计划?难不成鞑子就差这一天、非要集结那么多兵力,是想强攻松山城不成?

鞑子都围了五个多月了都不急,现在好不容易熬到青黄不接,洪督师的部队很快就会自行饿死,鞑子反而忍不下去了?”

郑成功:“这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觉得,松山守军也未必都会一条心熬到饿死那天,说不定此时此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呢?强攻也确有可能得手呢?

当然,如果李军门您想得出其他解释,来说明鞑子为什么分兵分得那么急,连一天甚至几个时辰都等不得,那我就听你的。”

李辅明哑然,想了一会儿,他也确实想不出其他解释,为什么阿济格只带来这么点人围攻笔架山。

当一切可能性都被排除后,剩下的最后那个选项,哪怕看起来再不合理,似乎也没别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