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庵中宿(第2/3页)

周围哭声震天,贾珍目视着秦氏的蔷木棺材被抬进大殿,直到大门关上,隔绝了视线,他才将手里的一把香抛进了火焰里。

从此之后,尘归尘土归土,生人的归生人,亡者的归地府。

天的安灵道场开始了。

宾客纷纷告辞,中午还有一次午餐,但是有的吃,有的不吃。这处寺庙周围的田地属于宁荣一府的族产,这处铁槛寺也是贾家寄存棺木的地方。这几代人繁衍下来,有的人穷困到在城里无法立足,搬来这里居住,渐渐的耕种土地,聚成村落。所以在附近居住的族人会留下吃顿饭再走,在城里居住的,怕回去的晚了进不了城,就不吃饭直接走了。

王夫人和邢夫人送走了贵客之后,看到有些亲戚还在,陪着一些不重要的女客,就不在停留,派人跟贾珍说一声要走。

云芳自然也要走,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呢,当娘的无论如何都放心不下。

来的时候队伍浩浩荡荡,走的时候都是两两。都是马肥车轻,眨眼就看不到踪迹了。

邢夫人和云芳等着王夫人,王夫人派人去叫宝玉去了,她要带着儿子一起走。

但是很快,来人回禀:“宝一爷要陪着秦小爷。秦小爷要等到安灵道场结束了才走。”

王夫人不乐意,邢夫人也说:“这荒郊野外到底比不上家里,外边这么冷,他晚上住到哪儿去?”

王夫人态度很强硬,跟下人说:“宝玉还没有在外边留过夜呢,让宝玉过来,跟他说我要带他走。”

邢夫人跟王夫人说:“缓着点劝。”孩子大了,有的时候有些叛逆,偏要和大人拧着来。

王夫人点点头。

没一会宝玉过来了,开始跟母亲和伯母说什么“君子重诺”既然答应了人家,那就要在这儿陪着。再说了,这一片地方都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说白了是贾家的,有这么多族人在这里,能出什么事儿?

宝玉还隐晦地说自己也大了,不像以前一样了,就是外边的被卧冷了些,也能凑合几晚上。

说的好有道理,王夫人心里面已经愿意了,虽然疼儿子,但是周围都是贾家的人,贾珍贾蓉也要住天才走,而且王熙凤也在,怎么都不能看着宝玉吃亏了。孩子也真的大了,不能再跟小孩子一样直接拖回去了。

她把王熙凤叫过来,嘱咐王熙凤照顾好贾宝玉。

王熙凤一连串的保证能把弟弟给照顾好了,并且亲自带着弟弟到水月庵去住。

王夫人慎重地把儿子托付给了王熙凤,这才十分不舍地登车离去。

在上车的时候,王熙凤扶着两个太太先上去,轮到云芳了,王熙凤开玩笑一样的说:“奶奶请上车,我扶着您,别摔了。”

周围的丫鬟婆子媳妇们全部笑了,只当时她们妯娌开玩笑。

云芳笑着王熙凤说:“放心吧。”压低声音说:“留意着那老尼,不是什么好东西,防着那些尼姑和宝玉勾搭。”

一番告别之后,邢夫人王夫人云芳回城去了,留下王熙凤和宝玉在。宁国府这里,贾珍贾蓉也要等到安灵道场做完之后离开。

到了下午,贾蓉就来请王熙凤去休息,大事儿已经完毕,就剩下一些小事儿也不要王熙凤再盯着了,王熙凤看到眼前的贾蓉,那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伸手拧着贾蓉的耳朵。

“让你们去盯着点赖尚荣,你给我盯到哪儿去了?害的老爷被顺天府请了过去,我回去挨了老太太太太们一顿骂,到手的好处也成了煮熟的鸭子飞了。你说这该怎么办?”

贾蓉嬉皮笑脸的求饶,满嘴油腔滑调,越看越像个无赖子。

事儿已经成这个样子了,王熙凤就是再生气也没办法,松开手去再不提了。

她一肚子气的到了水月庵,庵里的老尼姑净虚伺候的很贴心。

宝玉和秦钟也跟了来,正在庵里四处玩耍。

老尼姑一边给王熙凤腿上盖上毯子,一边说:“有件事求府中的太太奶奶……”

说有个张家的姑娘,去一处尼姑庵进香的时候被一个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但是这个张家的姑娘和原先一个守备家的儿子订了亲,张家想悔婚把女儿许给这个李衙内。结果守备家不同意,现在张家愿意拿钱,请荣国府打发人给长安节度使云光说一声,让云光“劝劝”这个原守备识相退婚了事,张家“愿意倾家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