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泯然于众(第2/2页)

一个郡王爷也是王爷,朝廷定下的岁禄可不少,如果顺着老朱的想法,那么对亲王来说,每多生一个儿子就多了一个郡王的收入,也就是说生的儿子越多,亲王们过的生活水平越好。

大明的亲王们或许比不过汉代的中山靖王能生,可真若放开了生,那也不会差太多,都是王爷,不缺女人,这耕地的牛都有心力,还怕产粮的田地不够吗?

所以对宗室来说少生优生,利国利民。

朱标再翻到营缮供用方面,目前所定亲王岁禄是谷四千八百石,绢四千八百匹,绵四百五十斤,迟疑许久还是决定暂且不论。

自己父皇也是这个岁数的人了,在能生又能多生几个儿子,加起来的数字也就是那样,毕竟只是刚刚开国,皇室人丁稀薄,孙辈都只有阳儿亮儿两个而已。

大体的说完后礼部尚书就苦着脸领他们退下了,等按照太子的意思修改完后,还会再拿来给他过目,细节方面还要在仔细些。

等他们离开后朱标放松身体靠在椅背上,养儿方知父母恩,他现在就有两个儿子,按着他的安排,除了继承皇位的那一系,其他儿孙都会渐渐泯然于众,五六代后就又会为生计发愁了。

不过也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皇族身为皇帝的血亲身处权力的焦点,一旦被卷入权力斗争,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以至于在残酷斗争中丢掉性命。

而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在王朝承平之时皇族能够凭借特权剥削百姓,过上穷奢极欲的享乐生活,可一旦到了王朝崩溃,这些末代皇族往往需要用满门的鲜血,为自己及祖先的骄奢淫逸还债,遭受到比普通百姓更加悲惨的命运。

泯然于众,才是真正的保全之法,何况若真有心志,又不是没给他们上升的途径,到时候无论是从文习武在大明任职,还是海外裂土为王,都是可以的。

只是生于安乐者,大多都会选择安享富贵吧,至于儿孙福祉,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就如老二老三,或许前几年还有心去海外立国,成为真正生杀予夺的王者,可现在看来却是没这个志向了。

老二沉溺于女色,老三显然看出朱标是想扶持一个弟弟坐上宗人府令的想法,尽心尽力准备谋取一个位置,一个在大明朝堂显赫安稳的位置。

老五生性安稳,恐怕也是难舍故土,至于其他弟弟们都还小看不出来,目前看来也就是老四能当此重任,为宗室先锋,为他们趟出另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