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真正的经学家与虚假的经学家(第3/4页)
这些年里,刘交的身体越来越差,根本无法走远门,就是这次外出迎接刘长,太医令其实都是不许的,都担心他出了意外,要他留下来,可刘交却不愿意,撂了句狠话,“不出,难见也!”,太医令顿时就不敢阻拦了。
“长啊……”
刘交死死拉着刘长的手,有着说不完的话想跟他说。
刘长也是在打量着面前的仲父,仲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身体愈发的瘦弱,那手臂跟刘安他们差不多粗,刘长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这才想起了那三个小崽子,“快来拜见你们大父!”
“大父!”
“大父!!”
“拜见仲大父。”
刘交笑呵呵的点着头,看了几眼与众不同的安,问道:“这都是你的孩子?”
“仲父,这是我二哥家的祥,这是四哥家的启,这个才是我的……额……叫安!”
刘长的迟疑,让刘安瞪圆了双眼,你刚才是在想我叫什么吗???
刘交倒是很惊讶,他还以为那两个闹腾的家伙是刘长的儿子,这个文静的是刘盈的儿子呢,没有想到啊,刘交带着他们朝着王城走去,刘长跟他坐在同一辆车上,伸出手来扶着他,“仲父啊,二哥和阿母都很想您,常常说起您的事情……”
“哈哈哈,郢客也是常常写信,告诉我长安之事。”
两人聊的很是融洽。
刘安发现,自己这个大父,开口常常引用典故,跟自家的其他亲戚截然不同,完完全全的名士风范,这看的刘安很是激动,在见到楚王之前,他一直都觉得,整个大汉宗室,除了二伯父,都是一群不学无术的家伙,二伯父虽然读书多,可也没有面前这位的口才啊,光是听着他的话,刘安就听出了好几个典故。
当然,自家阿父那傻笑着点头的样子,显然是没有听懂的。
就这么说了一路,刘安找到了机会,上前问道:“大父也好书?”
“不过是略微翻阅,没有什么真正的才学。”
天哪,原来自己真的有谦虚的长辈!!
刘安急忙说道:“我也好读书,虽然不多,却也颇有收获。”
“你治什么书啊?”
“回大父,我治黄老之学说……我以为,修行,经世,致用,方为天下学说之正宗……”
“哦?修身者莫过于儒,经世者莫过于法,致用者莫过于墨,黄老何以为正宗呢?”
“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有所为有不为,政有先后,令有主次……”
两位真正的经学家开始讨论的时候,刘长和赵始这两位经学家就完全插不上话了,作为黄老嫡出,荀子再传,刘长对两人的辩论给与了高度的评价,点着头,时不时说着有道理,而赵始则是目瞪口呆,时不时看向一旁的赵昧,让他给自己解释一下。
两人的学派虽然不同,可两人聊的很开心,刘交非常的开心,宗室里终于出了一个真正的智者,终于不都是不学无术的大聪明了,而刘安也很开心,终于有个长辈可以跟自己坐而论道了,不会说不过就打人。
“长啊……你是怎么养出这般儿子的??这个年纪,便有这般才学,往后定然是能著书成圣的啊!”
刘交很是激动,我们老刘家终于要出一个搞学术的圣贤了啊!
刘长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的说道:“他从小就跟着我钻研经典……”
很快,刘交就将这个许久不曾见面的犹子丢在了一旁,死死拉着刘安的手,将他当作珍宝,开口就是“我家千里驹”,“我家圣贤”,弄得某位“我家乳虎”很是悲愤,看仲父不搭理自己,刘长便骑了战马,跟着吕禄,赵始他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看着周围的风景美……咳咳,民情。
当刘长等人到达彭城的时候,沿路的甲士给与了最高的敬意。
刘长傲然的抬起头来,朝着城内走去,就在此时,忽有一老者从人群里跑了出来,朝着刘长大叫道:“大王!!是您吗?大王!大王回来了!!”
那老人看起来疯疯癫癫的,整个人干瘦无比,眼神浑浊。
甲士即刻拦下了他。
刘长好奇的看着那老人,示意甲士们让开,随即翻身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