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杰地灵的大唐(第4/4页)

“对,大王不必担心!”

众人纷纷附和道。

“出产的粮食如何?能吃饱饭吗?”

另一位脸上有刺青的农夫急忙说道:“大王,我们家里现在都有存粮了!当初我在赵国的时候,但凡有现在这一半的存粮,都不会杀官劫粮!”

“是啊!”

不少人再次点头附和。

“那官吏们对你们还好吗?有欺负你们的情况吗?”

即刻有人叫道:“大王,如今来征粮的官吏,都是我当初的上吏,与我们熟络,从不欺辱!”

“哦?你的上吏?你曾在哪里为吏?”

“淮南国。”

“哦……”

刘长恍然大悟。

不只是刘长,就是身后的那些舍人也恍然大悟,他们终于明白那位老人为什么能当上三老了,果然,这么一看,在这人杰地灵的大唐,还是他当三老最为合适,毕竟这些人里就他的罪行最轻,也算是道德最好的吧???

这里甚至还有胡人,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唐话,笑呵呵的为刘长送来一只羊羔。

“你是月氏的?”

“大王,我是匈奴的……我的部落被太尉所击破,我被俘虏……我的弟弟在常备军里作战,立下了功劳,将我赎了出来,在这里赐予了土地……让我安心放牧。”

“哈哈哈,无碍,既然归心大唐,那就是我唐人!”

“寡人也不能白要你的羊,你的弟弟叫什么名字?”

“淳迷胄。”

“好,我回到晋阳之后,会重用他的!”

“多谢大王!!”

刘长又令人给他们赏赐了不少的东西,这才带着人离开了这里,朝着晋阳的方向继续赶路。

经过了三四天的路程,刘长终于回到了晋阳。

晋阳的城墙,虽不如长安那般高大,可占地面积却很大,一眼都看不到城墙的尽头,整个都城内的官吏们都出来拜见,甲士在城头欢呼,高举着旗帜,在各地,纷纷竖起了长长的牙门旗,上头绣着唐字。

刘长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走进了晋阳。

看着整齐对称的建筑群,开阔平坦的道路,站在门前行礼的百姓,刘长不由得咧起了嘴,晋阳显然是经历了几次的扩建,而建筑风格,都是秦式的,也就是对称工整,所有的民居几乎都是一样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井字,将秦的建筑学发挥到了极致。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负责扩建这座都城的是秦墨,刘长从牢狱里解救出了一大批的秦墨,将这些人送往了唐国,然后唐国的建筑各方面就开始朝着大秦的方向狂奔而去,画风都变得有些不对劲。

墨家在建筑学上同样是有不少见解的,而秦墨,更是其中的翘楚。

刘长笑着,大声的说道:“跟寡人的晋阳比,赵王的邯郸简直就是狗窝啊!”

“寡人当初还真没给如意取错名!”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