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第2/3页)
数百万两的金银这绝对是一笔惊人的财富了,朱厚照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当朱厚照从东厂、锦衣卫搜集来的关于盐商的消息当中发现,数百万的财富对于盐商而言,也就只能算是一般般,可以想象得出身为天子的朱厚照心情会是何等的复杂。
朱厚照吐出一口浊气,似乎是因为四通商会那些盐商而心情变得颇为不痛快,看着李桓道“李卿,这次盐商集团的事朕便交给你来处置。”
本来这件事情便是交给了李桓办理,这会儿朱厚照又再次重复了一次,可见朱厚照此时内心的不平静。
李桓点头道:“陛下尽管放心,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望,定然会严整盐课。”
行至一旁,朱厚照在一张座椅之上坐下,同时示意李桓落座。
听了李桓的话,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向着李桓道:“大明盐政积弊已深,上上下下的大小官员不知有多少靠着盐铁之利得利,李卿若要对盐课动手,须得小心谨慎才是。”
朱厚照可不会天真的认为整顿盐政是一件轻松的差事,这其中所涉及的不单单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盐商,更是涉及到无数牵扯其中的官员。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官员从地方到朝堂,密密麻麻,交织出一张利益大网,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利益集团,哪怕是朱厚照这位天子都清楚其中的困难程度。
李桓脸上露出几分郑重之色道:“此事虽难,然则为大明长远考虑,必须要有人来打破这一利益集团,既如此,便由臣来做此事吧!”
说着李桓嘴角露出几分笑意道:“反正臣一直以来便没有什么好名声,也不差这一遭。”
朱厚照闻言眼中满是感动,这种事情可不是谁都敢做的,一个不小心的话便有可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却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这一日突然迎来一队锦衣卫。
做为盐运使的金利可以说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主官,盐运使的官职品阶虽然不高,甚至在地方衙门当中都不怎么出名,但是只要是清楚运盐使司是干什么的都知道这盐运使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肥缺。
盐运使这个位子如果说不是有着足够的背景以及关系的话,那可不是谁都能够坐上去的。
坊间更是有戏言,做为盐运使,便是拿一部侍郎来换,都未必有人乐意。
大明有六大盐运使司,分是两淮、长芦、两浙、福建、山东河东转运盐运使司,另外还有广东、海北、四川、云南、黑盐井、白盐井、安宁盐井、五井等七个盐课提举司以及陕西盐课司,可以说这十三处衙门差不多便掌管了偌大的大明帝国的盐业事务。
而两淮所产出的食盐差不多占了大明几乎一半,可以想象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在大明盐业当中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力。
做为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一把手,金立这位盐运使绝对是一位风云人物。
这一日,金立正在衙门之中如同往常一般签发、核查两淮盐引以及统计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所掌管的两淮盐场所产出的食盐数额。
盐场所产出的食盐别人不清楚,但是做为衙门里的一把手,金立却是要弄的清清楚楚,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要替朝廷征税的缘故,而是两淮盐场所产出的食盐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他的收入。
大明官方盐场所产之盐有正盐、余盐之分,正盐便是朝廷规定的盐户每一人每年所必须要上交的食盐数量,而余盐便是除了交给朝廷的定额之外所多产出的一部分食盐。
按照朝廷的意思,正盐属于盐户的核定完成任务数,是盐户必须要完成的,只要完成每年的定量,那么朝廷就会给予基本的粮食。
至于说超额的便划给余盐,朝廷会以高出市场盐价的价格予以回收,以这种方式来防止余盐私下流出盐场,成为市场上的私盐。
可以说朝廷的政策绝对没有什么问题,即给予盐户一定的基础生活保障,又以高价收取超出的余盐改善盐户的生活。
但是政策是没有问题的,到了地方上具体官员手中执行起来可就有了太多的操作空间。
正盐暂且不提,就说那余盐,余盐本就是超出朝廷计划外的产出,这可是没有什么定量的,超出多少完全就是各个地方上运盐使司衙门来统计,如此一来,数量的多少可就全由这些地方上的运盐使司衙门来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