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初露锋芒18(第4/5页)
几人不是不着急,眼看着身边有门路的二甲进士们,一个个都找到关系走了,心里也是烦闷得很,可官场就是如此,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如今听俞州话中的意思,竟是要给他们安排官职吗?
几人又喜又惊。
很想询问俞州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俞州又没有现在解释的意思,最后只能作罢,听俞州的话回去老实等着。
朝中一池水被俞州给搅动起来。
—
而相比朝臣们因为拿出捐赠物的事情不高兴,京城中得知此次众筹拍卖会的商户们,可就是兴奋了。
商人地位不高,时常被人轻贱。
这些商人平日想拜见巴结个小官,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寻找门路,如今这个众筹拍卖会,到时候满朝文武都会到场。
若是他们能够进入宴会场地,找到机会结交攀上个官员,那是多大的人脉?
别说让他们花大笔银子买些所谓的捐赠物,就是让他们免费把银子送出去,他们都是愿意的!
因此,朝廷要举办什么众筹拍卖会,邀请商户参加宴会的消息传出后,京城中稍微有些家底和实力的商户,都积极跑来找俞州报名。
不仅一个个跑得飞快,还各种拐着弯的贿赂俞州要名额,生怕错过了如此扩展人脉的天赐良机。
当然,这些贿赂俞州肯定是不可能收的,现在朝中那些大臣们都盯着他,他怎能留下如此把柄。
不过……这么多银子不要也确实有点心痛。
于是,俞州就以爱国捐赠为借口,将这些商人送的银子收下,在拍卖会还未开始前,就先给边疆士兵的消暑供给筹集到了十几万两银子。
为此还专门给这些人写了一篇表扬新闻稿,经过众商人同意后,将这群‘慷慨解囊’的商人名单,登到了报纸上。
以感谢这群“爱国商户”们对保家卫国士兵们的支持。
用词之煽动人心,用词之慷概激昂。
让百姓们看完后纷纷举起大拇指夸赞,
“好好好!没有边疆士兵坚守城池,哪有我等如此安逸生活,确实少什么都不能少士兵们的吃用,这银子支持得好。”
“没想到商户也能有如此大义,以前是我狭隘了,果然不能一杆子打死一群人。”
“哎呀,这个周商人我知道,就是周氏布庄的老板,没想到他如此仁义,以后我买布就认准他家了……”
“这个齐老板我也知道……”
百姓们不懂那么多复杂的东西,但他们也知道边疆士兵的重要性,何况那些士兵,可都是从百姓之中征兵的,他们的儿子就在边疆受苦呢。
因此,朝廷在士兵们身上花银子,百姓们是一万个支持。
自然对于愿意慷慨解囊给边疆士兵送银子的商户,也就好感大增了。
一群听到百姓表扬的商人们:……
就,有点心虚!
那些银子原本是他们打算用来贿赂的……
不过,不管事情缘由是如何,总之结果是大家喜欢的就行。
一群商人从来都没有觉得花银子花得这么值过,心中对俞州也是好感大增,暗道这个俞大人可真是个做实事的清官啊。
哪里像他们以前遇见的官员,一大笔贿赂银子塞过去,都不一定能冒个泡出来!
百姓们在夸赞完这些慷慨解囊的商人后,自然就免不了对朝廷官员们捐赠物品的期待了,纷纷兴致勃勃讨论,
“哎呀,为了给边疆士兵筹集消暑供给,这些商人最少的都支持了好几千两,你们说那些官员会支持多少?”
“这个不好说哦,官员好像没有商户富裕吧?尤其是那些清官,听说两袖清风嘞。”
“哪有那么夸张,当官的要是真穷,谁还削尖脑袋的去考科举当官啊?那些个官老爷,十个有八个都是肥头大耳呢!”
“可不,嫁女儿娶媳妇,一个个聘礼嫁妆都是几十台,几百上千两银子拿不出来?”
“实在没银子的,写个字画出来也行啊,那些朝廷官员一个个都是大人物,他们的字画也都值钱得很……”
百姓们期待值无比高。
虽然好些官员都给自己营造出了清廉的形象,但百姓们又不蠢,这些当官的一个个住着高床软枕大宅子,再穷能穷哪里去?
没有价值几千几万两的珍宝,几百两的东西肯定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