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降维碾压(第2/3页)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出自何书何章?”

……

严夫子出题都不带停顿的,他几乎是信口拈来,内容也是随性之至,前一题还在让你答章句出处,后一题便让你解释典故。

因为题目出得太快,七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慌乱,唯有祝凌气定神闲,一题接一题答得飞快,到三十题结束的时候,祝凌的名下画满了红痕,一人可抵上七人的总和。

第二轮的时候,高台上搬出来了八排带绳子的架子,绳子下垂坠了不少写了字的纸片。

这一轮的夫子站在台上,说话言简意赅:

“学子可自取绳结之题,心算得出结论之后即可取下纸张,错一题扣一分,跳一题扣一分。”

祝凌翻开绳子上的第一张:

“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

祝凌眼前一亮,勾股定理做题?这套路她熟!

这般简单题目直接在她脑海中形成了答案,她微微一用力,便摘下了这张纸:“四尺五寸五分。”

这一轮的夫子拊掌:“善!”

祝凌紧接着接着翻过第二题,略思索几秒后就报出了答案,然后是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不超过三分钟,属于祝凌的绳子已经光秃秃的了。

祝凌答出了最后一题的答案后,手里捏着一沓题目,目光略带茫然地看过来:“先生,没题了。”

此时另外七人中题目答得最快的郑致远也才刚刚答到第三题,正好在祝凌旁边的燕国五皇子,才刚解出第一题,志得意满的笑容笑到一半,当场扭曲。

第二轮的先生:“……”

他想了想,道:“这样吧,你先站在一边休息一会儿,等他们赶上来再继续。”

祝凌捏着全对的题目站到了一边。

被注视着的七个参赛者:“???”

谢邀,比赛体验感差极了。

第三轮,浅谈燕国朝堂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这题目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每一个接受过高三毒打的学生都能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在其他人还在苦苦思索的时候,祝凌一拱手,开口就是石破天惊:

“燕国之弊,沉疴已久。君上召令,朝令夕改,君无威也,此为其一;律法多变,贵族犯法不与庶民同罪,不能服人之心,此为其二……”

她将燕国的问题一条一条地列出来,每一条下还贴心地附带了解决方案。

君主无威?

加强中央集权,开科举了解一下?

律法多变?

广邀天下有志之士共撰燕法,再效古时徙木立信了解一下?

官员过多?

撤裁冗员,设立三省六部,分薄大中正权利了解一下?

……

祝凌口若悬河,听得观台上大儒们眼中异彩连连:

“虽有些策论不合燕国国情,但此子大才,有治世之能!”

“见微知著,必有一番大作为!”

……

观台上没人想到,底下的祝凌其实全在胡扯,她提出来的,确实是历史上切实可行的方案,但此刻的燕国,一条都做不到。

中央集权会压制世家特权,世家必然拼命反抗,想明令律法,以上同理。冗员撤裁想法虽好,但燕国的制度刚从察举制转变为九品中正制,燕国朝堂上九成的官员都来自于大大小小的世家,不管从哪儿着手,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结:计谋虽好,但用不上。

所以即使祝凌舌灿莲花,她也丝毫不担心她的提议会给燕国带来什么彻底性的变革,因为只要听策论的人回过神来,就会知道将她所讲述的一一实现,困难程度不亚于白日飞升。

但现在,观台上的大部分人已经被祝凌描绘的场景迷住了,祝凌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一时半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只有掌院宋兰亭没有附和讨论,他隐约觉得有些不对,这些华美的策论在他眼里就像空中楼阁,湖中月影,美好是美好,但太过于虚幻了。

因为第三轮祝凌所说出的策论太过惊艳,以至于观台上的大儒们商量了很久,决定临时更改最后一轮的规则。

最后一轮,也就是第四轮,八人两两捉对,出题互辩,直到有一方认输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