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长安服软,咸阳动手(第2/3页)
皇帝的眼中闪过皇后熟悉的异彩,每当他这般时,就会有对手倒霉。上一次是南周,再上一次是北辽……
“海外还有许多膏腴之地,那些势力盘踞其上,朕当率军驱逐之,让我大唐子民在上面繁衍生息。洛罗是大国,野心勃勃……只等朕解决了国中的麻烦之后,便要西进……”
“陛下这般,不累吗?”
“男儿在世要如何过?农人耕种收获,妻儿热炕头便觉着乐滋滋的;商人挣钱,工匠打造器物……万民都在各安其命。而朕是帝王,朕的使命是什么?”
皇帝看着皇后,目光炯炯,“为这江山,为这万民,开万世太平!”
……
淳于典赶回家中时,家门外已然是剑拔弩张……他的儿子和带队的将领在顶牛。
“住手!”
淳于典的出现拯救了儿子,随后一番交涉,带队的将领就一句话,“我等依律行事!”
是啊!
律法!
当初颁布大唐律时可是说过,皇子与庶民同罪。
现在皇帝就差把大唐律拍在世家大族的脸上,咆哮着问他们:“朕做的哪一项不合律法?”
不合你指出来!
淳于典脸颊抽搐,“周氏呢?”
“耶耶不管周氏!”将领的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一个仆役快马而来,“郎君,杨氏服软了。”
艹!
杨新相那个软蛋,淳于典果断低头,“拿了名册来。”
等将领带着名册离去后,淳于典看着那些如丧考妣的家人,狞笑道:“今年关中怕是会饿死不少人。”
……
去周氏的是杨略。
他只是带着十余军士,一身便衣出现在周家大门外。
“杨公!”
周氏的人自然知晓这位的重要性,当即把临时家主周新请了来。
“见过杨公。”
“客气了。”杨略拱手,“老夫的来意想来郎君也该知晓。”
“这……”周新苦笑,“若是阿翁阿耶在倒是好说……”
这等大事他没法做主啊!
杨略说道:“老夫只带来了十余军士,而杨家和淳于家门外却是数百悍卒。郎君该知晓这里面的意思。”
皇帝给周氏留着脸呢!
脸是别人给的,千万别自己丢了。
周新左右为难,腹诽着那位姐夫的狠辣……好歹这是后族,是太子的外祖家,你也能下得去手?
“管大娘来了。”
就在气氛尴尬时,管大娘回来了。
她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杨略,对周新说道:“皇后说了,此事,周氏当为表率!”
皇后没给周新解释……没必要。
周氏低头了。
皇帝令人动手的时机令人玩味不已……先是去了杨氏,随即淳于氏,周氏,王氏……
杨氏低头,淳于氏自然不敢炸刺。两家低头,周氏自然不会反对,而王氏一看大势已去,算球,咱也低头吧!
这等时机把握令裴俭想到了兵法。
“陛下虽说不再领军厮杀,却把兵法融入到了政事中。”
裴俭在老宅中祭奠父亲。
烟火袅袅中,裴俭看着裴九的神主说道:“如今天下初定,可陛下却依旧雄心勃勃,阿耶,我当为裴氏扬威异域。”
“郎君!”
一个随从进来,“陛下急召。”
“可知何事?”
“说是咸阳有大族预谋造反。”
“走!”
……
担心老爹犯错的国子监新生马溪急匆匆赶回了咸阳家中。
“你还知道回来?”
马宏忠冷着脸,腰间竟然佩刀。
“阿耶,你这是要作甚?”马溪愕然。
“阿郎!”有管事来禀告,“那几家在密议,方才令人来请阿郎去……”
“让他们稍等!”
马宏忠准备去一趟。
“阿耶不能去!”马溪劝道:“这些人定然是想谋反,去不得啊!”
他苦苦相劝,被马宏忠抽了两巴掌。
“长安要断咱们的根,老夫还能忍?”马宏忠扬长而去。
马溪捂着脸,管事劝道;“大郎君,这人口便是咱们的根呐!”
马溪不动神色的道:“我知错了。”
“知错就好,知错就好了。”管事是看着他长大的,欣慰的道:“等阿郎回来了,大郎君好歹认个错,父子还能有隔夜仇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