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殿前司的军人,为何不行?(第2/3页)

这类人得到的大多都是惧怕排斥,背地里的唾弃,从来都不知道被人感激,被人拉着手道谢的滋味。

此次他们奉命通渠,他们的用水饮食多是附近官员组织村县里的老人妇女准备的。

因为村县里的男人不是通渠就是上黄河旁堵水抗洪去了。

老人妇女自然负责这些琐事,面对一个个帮着通渠的恩人,老人妇女自然是一千一万个感激。

这给了兵卒们不一样的感觉。

面对这些发自内心地感谢,不少人渐渐感受到了荣耀的滋味。

此次禁军北上,说起来是万众一心,十三万人逆行。

但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军中的决策者就是那小小的一群人。

罗幼度下令:殿帅韩令坤,马帅高怀德、步帅韩通,统军曹彬,这四人接令执行。

以朝廷的军纪,没有人敢公然违背。

此事从未有先例,人虽领命北上,不情愿地并非没有,不为罗幼度《致全体罗虞将士书》所动的大有人在。

可但他们面对百姓无尽赞扬,远高于顶的文人,写字歌颂的时候,那种不情愿都烟消云散了。

军人的荣耀开始在他们心中留有一席之地。

有些时候,虚无缥缈的东西,确实能够给人,莫大的动力。

远处一人徐徐走来。

“政委来了!”

“政委!”

“政委……”

军中都是大老粗,很多人不识字,想要写信或者寄钱回家,都不知道从何入手。

政委的出现解决了很多兵士生活上的问题。

尤其是第一批政委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才,很轻易地就凭借亲军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数兵士的爱戴。

铁骑军政委浦浩眼眸中带着几分疲累,跟着左右兵士打着招呼,来到一人身旁,踢了踢躺得四仰八叉的铁骑军都虞候穆波,让他收收手脚。

穆波骂了一句:“那边不有位子,挨着老子作甚?”

但还是给他挪了挪屁股。

浦浩在他旁边坐下,靠着他的屁股,说道:“你肉多,靠着舒服。”

穆波来了一句国骂,不理会他了。

浦浩说道:“你小子就这德行,嘴抱怨得最凶,事情干得越多。吃力不太好,何苦来哉?若不是你这性格惹人嫌,何至于现在还是都虞候?”

穆波没好气的道:“要你管!”

浦浩摇头苦笑,这人有千万种。

穆波的性格是他所见过的最吃力不讨好的类型。

不管好事坏事,不落在他身上,他会如八婆一样,叽叽歪歪。但一落他身上,就是满腹牢骚,抱怨连连,令人反感。

可偏偏他一边抱怨,还会一边去干,能力非凡,事情干得很漂亮。

吃了苦,得不到好,他的几任上司对他的评价都是又爱又恨,毁誉参半,甚至有人说如果他是哑巴,现在都不只是一个铁骑军中的都虞侯。

此次北上,最喜欢发牢骚抱怨的穆波少不了抱怨。

身为政委的浦浩,自然得做他的思想工作。

穆波是军中刺头,浦浩编入铁骑军后,最常接触的就是他。

时间久了,相处的还算融洽,说话也没有什么尊卑。

浦浩从怀里宝贝似的抽出了一封报纸,放在穆波的肚子上,说道:“这是新一期的报纸,陛下又写了一篇文章呢。”

穆波闻言,赶忙做起来,拿着报纸,认真阅读。

虽然满腹牢骚,但穆波对罗幼度,很是尊敬。

因为他是幽州人,跟着赵匡赞来到了中原,然后回不去了。是罗幼度收复了幽州,让他得以回家,寻得自己的亲人。

很快他就为充满鸡汤味的文章灌个满饱,尤其是最后一句:“壮哉,我大虞军人,无限光荣。”

继续往下看去,读到李煜歌颂军人的诗作。

那一句句诗句,每个字分开来他认识,可组装在一起,读都读不通,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写得乱七八糟的,文笔跟陛下比,差远了。”

穆波一言不发地将报纸还给浦浩。

浦浩注意到穆波的虎口开了一道口子,心底会意道:“但我瞧你干得挺卖力的,手都磨破了。自己包包……”他从怀里抽出一卷军用布条,丢给了他。

穆波脸上一红,犟嘴道:“我只是不愿意让那群自以为是的文官大爷看不起而已,都是拿着百姓的血汗钱,还能给他们比下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