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聪书记(第2/3页)

诸臣听了一会,大概便明白过来,毕竟大元的兵力都收缩回来了,目前还能守住,但蒙古大军却也没有以往那种战无不胜的自信。

忽必烈问道:“说说吧,你们都有什么击败李瑕的办法?”

诸臣遂开始各抒己见,直到有怯薛将领匆匆赶来,向忽必烈道:“大汗,宋国遣使来联络了……”

……

是夜。

忽必烈与察必坐在汗帐里说话,忽然道:“聪书记今日没有给本汗建议啊。”

“大汗这是怀疑聪书记?”

“他的家乡在邢州,而且他的兄弟、儿子都已经投降了李瑕。”忽必烈道。

他说话时手里端着一杯倒得很满的奶酒,只要手一晃就能洒出来,然而他却能一边想事一边端得很稳。

正在此时,便有人在帐外说了刘秉忠前来求见的消息。

忽必烈有些惊讶,眉毛一挑之后,却又露出了喜意,允许刘秉忠进来。

察必则亲手斟了一杯酒,放在案上准备着,若是刘秉忠表露出了足够的忠诚,她便要赐酒。

不一会儿,刘秉忠进来了,依旧穿着那破旧的玄衣,一见忽必烈就道:“陛下,臣今日未曾给陛下出谋划策。”

“是啊,聪书记为本汗出主意出了快三十年了,近段时间,本汗很不习惯啊。”

刘秉忠行了一礼,道:“请陛下一定要相信臣,臣与陛下便好比是夫妻,假若臣是一汉人女子,爱慕陛下之豪气嫁于陛下,又岂会因李瑕年轻俊朗而移情别恋?”

白日里当着众人的面,这样的比喻便不好说出口。

而现在私下说出来,却更能让忽必烈信服。

“这么说,聪书记是生气了,才不给本汗出主意?”

“不是。”刘秉忠道:“臣是怀疑,今日诸臣之中有人已暗通李瑕。故而不敢多言。”

“谁?”

忽必烈手里的奶酒终于晃了一下,洒出来一点。

刘秉忠道:“臣还不清楚,但臣已有办法找出他来。”

察必微笑着,将倒好酒的酒杯赐给了刘秉忠,在刘秉忠谢恩时,拿布给忽必烈擦了手。

“聪书记快说。”

“今日宋国遣使前来,说是已攻下夔州城。那么,诸臣之中潜通李瑕之人一定会把这消息送出去。陛下只需要故意让燕京防备出个疏忽,便可拿下其人。”

忽必烈深点了点头,示意此事就这么办。

刘秉忠又道:“臣以为击败李瑕的办法也与此有关,应该是‘攻心为上’。李瑕之前考虑过议和,是因为宋军已经攻进了川蜀。而他如今却又选择了继续攻打燕京,说明他不认为宋军有足够的威胁。但到了现在,他麾下的川蜀士卒还能为其征战,说明他一定是对麾下士卒瞒着这个消息。那么,我们应该向唐军散布这些消息,乱其军心……”

忽必烈终于大笑起来。

因为他几乎已经可以确认刘秉忠的忠心了。

有很多事还是得靠这些聪明人。

像移相哥、那木罕这些宗亲就不会这么去分析,只会喊着杀杀杀。

“本汗应该早一些来问聪书记的,若是早些问聪书记,李瑕都撑不到过完年。”

“晚些更好,现在李瑕的军心一乱,他连从容退回的机会都没有了。”

……

保州城门处车水马龙,各色行人来来回回。

一队人策马赶到了保州城门前,为首者勒住马匹,抬头看着这座城池,明亮的目光中透出了惊叹之色。

“北面风物,果然大有不同啊。”

“是啊,地真的很平。易相公,你看,还有不少人衣冠左衽。”

“来得及。”易士英感慨道:“都到这一步了,燕京就在眼前,等拿下了,什么不能改回来?”

他首先还是驱马去见了李瑕。

结果却得知李瑕在城北的兵营,于是从南门入城的易士英只好穿过了整个保州城。

进入大帐时,李瑕正拿着一叠情报,亲自在一张大地图上标注着什么,回头一看易士英来了,便道:“张珏怎么样了?打败伯颜没有?”

“伯颜不可小觑啊。陛下不妨先看看这个。”易士英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道:“事关重大,舆情司担心处理不及,因此先给臣过目。”

“吕文焕的?”

李瑕搁下手中的笔墨,接过易士英手里的信,扫了一眼,摇了摇头,随手便搁在烛火上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