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天平(第2/3页)

他也不是好相与的。

“为什么忽必烈要杀他们呢?因为忽必烈一直都在骗我们!汉法是假的,恩赏是假的,传位于真金太子也是假的,在他们眼里,我们汉人永远只是猪狗。”

何玮猛地将自己皮革撕了下来,高高举起。

“这是矢宝赤或叫养鹰人的象征,但我不是养鹰人,没有鹰会停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只会出生入死,但在忽必烈眼里,我们连个鸟都不如!”

不得不说,这句“连个鸟都不如”激起了控鹰卫士卒们的强烈共鸣,他们扯下自己肩上的皮革摔在地上。

何玮双目通红,嘶声大吼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忽必烈要杀我们,那不如反了!开城门,投靠大唐,升官加爵!”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很难说清他们此时的举动有几分是气节,也许是个人前途与民族气节之间总是有个平衡。

张易、史楫的死,某种意义上已经是忽必烈放弃汉法的征兆,它打破了平衡。

于是,人心如流水,滚滚而下。

“开城门!”

控鹰卫的士卒们纷纷提刀冲出驻地。

“嗖嗖嗖。”

迎面却是漫天袭落的箭雨,倏地袭射过来,将激愤的士卒们射倒在地。

阿剌罕大喝道:“放箭!”

又是一轮箭雨射来,何玮大惊,连忙下令收缩防御。

“点狼烟!通知城外唐军接应……兄弟们,守住!”

城内的厮杀顿起,竟是比唐军攻城时还要激烈些。

伯颜站在城头上,举着望筒扫视了一圈,稍稍安下心来。

他所料的不错,城中的叛徒果然是何玮。

好在控鹰卫的士卒虽然精锐,但人数毕竟不多,局势终究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随着一道狼烟自城中冲天而起,城外响起了战鼓声,其后又是震天的炮响,那是唐军开始攻城了。

伯颜见阿剌罕平叛的攻势迅猛,便转身离开,去安排洛阳城的守卫。

这一战对他而言并不好打,一则元军善攻而不善守;二则大元刚经历贺兰山一败,国势动荡;三则唐军士气高涨,兼以火器之利。

伯颜并不认为自己能把洛阳城守到最后,但他能够再守上几个月,让忽必烈在开平把局势稳定住,并耗费掉唐军的粮草,再达成与宋国的结盟,便能够渐渐把攻守之势扭转过来。

……

平叛、守城,两场战役持续到了下午。

阿剌罕的士卒已经杀进了控鹰卫的驻地,把整个驻地都杀成了血色,尸体铺得遍地都是。

也有控鹰卫的士卒想要投降,但更多人都明白,涉及到了谋逆大案,他们将面对的命运只有杀无赦。

因此,哪怕明知不敌,他们也只能绝望地继续抵抗。

七月的天气燥热,披着盔甲砍杀就像是闷在蒸笼里,何玮满头大汗,既受了伤又中了暑,无数次都觉得自己支撑不住了。

他以为自己足够警觉了,但最后还是难逃张易、史楫的下场。

也许是背叛忽必烈的人都得死吧。

然而,在汗水折射出的七彩光晕中,他看到了一杆大旗出现在了远处。

那旗上写的,似乎是一个“唐”字。

何玮退了几步,用刀支撑着身体,甩了甩脑袋,努力去听。终于听清了远处在喊的声音是什么。

“唐军入城了……”

再一转头,他看到阿剌罕的大旗也在向后移。

……

“唐军怎么进城的?!丞相呢?”

“反了!城中有人反了,丞相让元帅从北城突围……”

阿剌罕翻身上马,匆匆领着兵马要向北城赶去,突然一勒缰绳,却是大喊道:“随我去把粮仓烧了。”

这一支兵马火速调头,直奔洛阳粮仓而去。

自此,阿剌罕其实都不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不能让唐军缴获粮食。

长街那头忽然又有一支兵马匆匆赶来,举的是董文忠的旗帜。

“元帅快逃啊!”有将领大喝道。

却是董文忠的儿子董士赡。

阿剌罕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猛地大喝道:“别过来!”

董士赡却不退反进,指挥着麾下士卒,加速撞向了阿剌罕的阵列。

“别过来!”阿剌罕大喝道:“放箭!”

他已经能够确定,城中到底是谁反了并放唐军入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