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着眼于前(第3/4页)

在座诸君有的了解我,有的不了解,那就再强调一遍,触到原则问题我绝不手软,不管是谁。

往后你们就任地方也好,任职幕府也罢,记住,统计司定下的券引数量背后,有人在监察。

说了这些,想必你们也知己知彼了,如何胜、为何胜也知晓了,保持下去,我把长江这条命脉交在你们手上……”

张弘道瞥了眼高长寿一眼,已感受到了对方的压力。

显然,李瑕让高长寿坐镇重庆,除了守三峡防线,要守的还有这长江商贸。

……

“说完经济,最后再说说形势。”

李瑕也不愿多说,但这是例行总结。

“这咸定二年马上又要过去了,这一整年,我们与宋廷争开府之权、与宋廷争货币之利。这是必须的,因为宋廷必然扼制我们。

现在,争也争过了。我们已巩固住了川陕的情形,可喜对吧?只用了一年光景,我们完成了年初订下的‘稳固发展’的目标。

但一年光景已经过去了。

这一年忽必烈只做了一件事,北上哈拉和林。或许明年他也只做一件事,重返燕京。

很快,我们不会再有时间与宋廷这样争斗下去。

咸定三年,我不想再两次往返川东,在这夔州路与宋廷争权争利。故而,盼诸君同心协力继续稳固后方,使将士无后顾之忧,着眼于前……”

……

一艘船只由江陵出发,至临安,之后,有急信送至天台县贾家老宅。

贾似道看罢,一言不发。

又败了。

这是第三次败于李瑕之手。

而这次之后,似乎已真的想不到办法还能再去遏制李瑕了。

对付蜀帅,还可以压制;对付郡王,勉强有办法。

虽然他一边推行经界推排法抑制滥发纸币,一边用滥发伪币的办法对付李瑕,但总归算是办法。

现在,连办法都没有了。

夫复何言?

……

“阿郎,王翠出门了,该是去见李逆的人,是否派人跟上?”龟鹤莆上前,附耳禀报了一句。

贾似道转头一瞥。

又想到了那泼男泼女,让人不悦。

“不必了,重要的不是这个小人物,而是……算了。”

“是。”

“往后无事莫与我再提李逆。”

“阿郎这是?不再派人往西边了吗?”

贾似道本不想回答,但最后,却又喃喃了一句。

“我忙,只想着眼于自己的事……”

……

嵊州。

“贾相公能有那般生我气?可我一共只与他说了三句话。”

陆小酉走在剡溪溪畔,看了王翠一眼,又道:“当时是他不停追问,我只好告诉他,郡王真的没吩咐我那么多。”

“好吧。”王翠不由低头笑了笑,之后又正色交代道:“你得罪了他,一定要小心。”

“好。”

“你们这就回汉中去吧?”

“事还没办完,公主既是皇后所害,我与录书老商量过,找找关阁长在皇宫的旧人在不在。”

“你也去过皇宫吗?”

陆小酉转头看了看远处的风景,道:“我是说,杀掉皇后也不是没有把握,找个宫人……”

“别去做这些了,好吗?”

“你怎么了?以前不是一直想报仇吗?”

“现在想法变了,我已明白你们都是抗虏的豪杰义士,临安这些事,不值得你们再冒险。而且,皇后是公主的表姐,她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嗯,如果公主还在,也一定不想让人为她报仇吧?都过去了。”

“我不懂这些,只管奉命行事。”

“就知道你是这样一人。”王翠瞄了陆小酉一眼,“那日,随在李郡王身后的那位贵人你见到了?此事是她请托了李郡王……你只要拿着这个回去,就可以交差的。”

陆小酉接过一封信。

只见信封上写的是“代转厘宫主人”六个字,字写得很好的样子。

王翠又问道:“能答应我不拆这封信吗?一定送到李郡王手上,他一看便知。”

“能。你看,我这般一点头,死都要做到。”

“别死,好好活着。那就这样,你回去吧。”

“你呢?不随我们回去吗?”

“不了,我打算到桐柏宫当女冠。”

王翠说罢,停下脚步,按着腰间的佩刀轻轻摆弄了两步,道:“你走吧,恩恩怨怨就此两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