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又是案首 黎荞的文章(第4/5页)
至于朝廷如何攒银子,修建运河所花费的银子是天文数字,这不是靠着一门吃食生意能解决的。
当然,粉条或许可以,但粉条的利润一部分落农人手里,一部分落商人手里,还有一部分落他手里。
落的太散,就算他愿意把自己的那份捐出来,那也根本不足以支撑运河的修建。
但他一时间想不出第二个能和粉条一样暴利的生意,所以,他想了另外一个法子。
运河修建之后,漕运会十分发达,沿途会兴起很多码头甚至是城镇。
这是一个极其大的机遇。
所以,他觉得可以先规划好这些码头或者是城镇,然后让人竞标。
哪位商人出的银子多,那么运河修好之后,就可以选中一个码头买地盖房或者是干其他事儿。
这一部分黎荞写的很粗略,毕竟他此时只是一个二十一岁从未离开过河西府的农家子。
若是用这种方子筹措到了银子,那或许就不会劳民伤财了。
不劳民伤财,那么修建运河最大的弊病就没有了。
但是,运河修好之后,也会出现一些弊端。
运河要贯通南北,运河修好之后,肯定不能只运送粮食,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且,一些人肯定会在运粮船上搞走私,夹带私货。
这很危险,若是船只重量超标,那搞不好会沉船。
所以,他觉得朝廷可以出台一些律令,让商人正大光明的走运河运送货物,而朝廷收取相应的商税。
这么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一旦允许商人运输货物,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将会有无数人靠漕运而活。
涉及到了钱财和生存,那相关的弊病就多了。
上层的大官贪赃枉法,中层的设立关卡巧取盘剥,下层的船工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会组织起来对抗官员,一旦拉帮结派,那问题就大了。
而且,一些被盘剥的太狠的百姓则是有可能揭竿而起。
总之,若是不好好管理,那苦的就是底层百姓。
底层百姓走投无路,要么在沉默中死亡,要么杀出一条活路。
除此之外,修运河还有一系列的麻烦事,比如说河道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淤塞,这得靠人工清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总之,他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修建大运河的弊病,修建前的弊病和修建后的弊病全都提到了,概括的很全面。
在文章的最后,他又写了修建大运河的好处,虽然弊病多,但好处也多,因此,他觉得修建大运河是利大于弊。
黎荞此前不肯把文章内容透露给其他人,是他觉得他这篇文章可能写偏了。
他主张的是利大于弊,结果他满篇都在写弊端,他担心这篇文章挠不到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的痒处,因此拿不到案首。
既然拿不到案首,那这篇文章还是不要让旁人知道了。
但没想到,明知府和学政大人还是点了他为案首。
不知道这两位大人是真的喜欢他这文章,还是看在圣上的面子上……
陶竹早就听到了众人的惊呼,确认黎荞的确是此次的案首,他心中松了一口气。
看黎荞从人堆里挤了出来,他赶紧朝着黎荞走去。
来到黎荞跟前,见黎荞神色平静,脸上并无欢喜之色,他便道:“我觉得你写的很好,你这个案首实至名归。”
黎荞闻言笑了:“你这是夫郎眼里出案首。”
“不,哪怕我不是你夫郎,我也觉得你写的好。你是为了大盛,为了百姓好。”陶竹轻轻摇头。
这人的文章侧重讲弊病,为的不就是万一这运河真的修了,那这篇文章等于是给圣上提了醒了。
虽然人微言轻,但这人还是这么写了。
这人是盼着运河的利远远大于弊,是盼着百姓不受苦。
只凭这份心,他就觉得这篇文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黎荞:“……”
他愣了一瞬,然后不由抓住了陶竹的手:“竹哥儿懂我。”
陶竹笑了一笑:“所以不要心虚,你配得上这个案首。”
“嗯。”黎荞点了头。
他自己问心无愧。
坐在考场上时,他脑子里闪过无数的念头,但他最终选择这么写。
他想这么写。
至于其他考生如何看他,脑子长在别人脑袋里,嘴巴长在别人脑袋上,他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