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黎荞的文章 又是案首(第4/6页)
黎荞点头应是,这是自然。
此次的案首的确有些投机取巧。
下一次他要名正言顺,正大光明。
拜访完明知府,而且给亲朋好友的礼品也早已经购齐,再加上出来已经快两个月了,是以现在不管是黎荞还是陶竹都归心似箭。
府城虽然热闹,但这里不是他们的家。
他们的根在三柳村。
徐瑛暂时不回平城,此前他为了考试在平城待了一年,现在距离下一次的院试还有一年的时间,因此他先在府城待一段时间。
徐瑛不回平城,沈画便也不回,于是孟月坐黎荞的牛车回家。
因为买的礼品太多,黎荞又买了一辆牛车。
于是,四月底,四辆牛车晃晃悠悠出了府城,走上了回平城的路。
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再加上买的东西多,所以回乡的路比来时要辛苦些。
一连走了三日多,他们这才回到了平城。
回到平城时已经是傍晚,黎荞一行人便没有回村,而是在县城里停留了一晚。
当晚先是和庄文聚了一下,庆祝庆祝。
次日,孟月告辞,回家报喜。
过了府试便是童生,距离秀才只差了个院试,大喜事,他要回家和家人同乐!
黎荞和陶竹没有急着回村,而是去拜见了江知县。
江知县这边早就接到了黎荞拿到案首的消息,也知道黎荞的策论文章写的是什么,再加上有圣上那篇小作文在,三项相加,江知县此时看黎荞的眼神比看自家儿子都和蔼。
江知县是真的很高兴,圣上的小作文里不仅提了黎荞,也提了他这个平城知县,今后他这个知县也要扬名大盛啦。
这对他的升迁是极其有好处的,今后哪怕他去了更偏远的地方为官,那圣上心里也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更何况,此次黎荞还为他写了篇文章!
黎荞这篇文章用词朴素,并没有堆砌辞藻,但字字贴切,夸。御严的他除了翘嘴角还是翘嘴角。
嘿嘿,随着黎荞的出名,这篇文章也必然会流传开来,这篇文章作为圣上小作文的辅助,也会帮他扬名,帮他加深在圣上心中的印象。
嘻嘻。
圣上为黎荞写了篇文章。
而黎荞为他写了篇文章。
他这几日乐的看路边的流浪狗都是笑眯眯的。
升官,施展抱负,全都可期!
江知县先是自谦了一番,表示黎荞的策论文章写的夸张了,他哪有那般好。紧接着便是让黎荞好好休息。
距离院试还有一年的时间,黎荞紧绷的神经可以松一松。
最后,他亲自将黎荞和陶竹送到了门口,临走之前还拍着黎荞的肩膀叮嘱他一定要好好休息,先歇一段时间再说院试的事儿,对黎荞的关切,比对他爹娘都多。
黎荞当然不会翘尾巴骄傲,面对着江知县的抬举,始终谨记着自己的身份,没有流露出自大、不敬等让江知县不舒服的神色。
所有人都认为他会飞,但他不是还没飞嘛。
从县衙出来,黎荞陶竹回县城的院子收拾行李,准备回家。黄有名父子回黄家,出来这么久,父子俩得回家看看。
但是,黎荞陶竹黎大山郑浅浅四人还未出县城,便看到庄丰收牵着牛车迎面走了过来。
庄丰收看见黎荞,登时笑了:“终于回来了!走走走,咱们回村。”
衙役已经去村里报过喜了,所以这几日他日日都会来县城一趟,今日还真碰到了黎荞。
“村子里的大肥猪已经备齐了,灶台也垒起来了,就等着你们回来。”
“而且,土坯路已经修好了,快,咱们走上去,你们看平坦不。”
庄丰收有太多的话想和黎荞说了,不过,他此时捡了最要紧的两件事。
特别是第二件的修路。
黎荞刚出发去府城,三柳村这边就动了工。
圣上的赏赐下来之前,就有不少人找他想为这条路出一份力气,圣上的御笔匾额挂到黎荞家之后,来找他的人陡增。
等黎荞过了县试,人数又增加了不少。
所以,在动工前,他收到的赞助银子高达五千多两。
这还是他拒绝了一些大额捐助,像是赵掌柜,一张口就要捐三千两,这怎么行,他不答应,三百两还差不多。
外村人不仅捐银子,等到真正动工之后,外村人还前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