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入职户部(第2/3页)

谈事儿,姜定修和天子一样,喜欢边下棋边说。

落一子,岳父问:“清远,你可知户部与农事司有何不同?”

陈延沉吟片刻,浅显地从两个部门的职能出发,讲述了一下二者的不同。

“错也不错。”姜定修面色看不出什么,“但这二者最不同的,不是做事,而是为人。”

今日,姜大人就借着加冠礼,带着陈延走了一场为官之道。

在京郊,陈延是农事司司长,是农事司里最大的官,每天所需要做的事情也不过是打理麦田,只要秋季有收成,那一年的辛苦便不是白费的。

但在户部,陈延只是一个员外郎,外面听着风光,里面不过是一个中间主事,头上有侍郎和尚书、并排员外郎也有许多,下边有人,但并不一定每个人都听管。

而且,在户部若分到了统筹、查账这些事,做得好也只是‘应该’而已。

所以,想在户部有所作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甚至,初至户部,所求不是做好,而是不出错。”

“我明白。”陈延点头,“第一年,不过韬光养晦。”

姜定修露出一个孺子可教也的眼神。

“但小婿有一事想问岳父。”陈延对今日有些事不太能理解。

“何事?”

陈延问的是跟方乾还有王御白有关的事,“岳父今日邀请二位侍郎前来,又对二人颇为冷淡……这是为何?”如果说,请两个人是为了拉关系,今天姜定修至少该拉着陈延与这二人多说几句话。

但今天这个冷淡的样子……

总不可能请人来,专门给下马威?他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姜大人喝着茶,四平八稳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你可知你为何进户部?”

进户部是天子钦点,但天子所说的‘观陈延似乎有做生意天赋’肯定不是真正的理由,陈延揣测过,但信息不足,他也不曾知道。

所以,他摇了摇头。

作为近臣的姜定修有所猜测,“陛下把你送进户部,为的是改革。”

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变法?那就是摒弃原有的东西,创造新事物。

“有这个前提,你和他们便很难融洽相处,且,陛下看重你,员外郎必不是你的终点。”姜定修能看见自己女婿身上的坦途,“他二人年纪也到这里了,若将来你有所建树,陛下说不定会从他二人中为你空一个位置出来。”

把年老的人调去清闲官位荣养、然后退休,把空出的权位给后浪,这并非没有先例,所以,左右侍郎是很难看陈延看得顺眼的。

于是,与其让陈延在入职后被刁难,所思所想难以施展,不如一开始就把关系亮出来,世交就是户部老大,岳父是吏部老大,让对方有所忌惮。

“我知道你先前所奉是低调二字,但在此间,低调可能寸步难行。”姜定修道:“毕竟,安排某一个人出错,致使满纸乱言,太正常不过了。”

陈延点头,表示自己受教了。

“不过,你若真有新的点子,有改革之法,也不要越阶上行,要逐一呈报。”反正陈延的事儿是过了明路的,左右侍郎也不可能贪功。

但陈延若是越级,容易被人抓住小辫子。

许是有几分醉意,许是谈兴上来了,今日的姜大人话比平日多许多,从为人处世、为官、御下上细细交代了陈延很多事。

先者的经验是很宝贵的,陈延边听边记,最后总结道:“岳父放心,我到了新府衙,必将谨藏于心。”

姜定修嗯了一声,“你简在帝心,功于社稷,不出错,便已胜过旁人万分。”

“你太年轻了,且压一压。”

等在户部待得时间够了,姜定修要同陈延商量一下外放,到时候攒攒功绩,再回京,才好再议后途。

不过在那时来临之前,得好好调教眼前这人,切不可让他离了自己眼跟前,便忽视了茵茵,他的掌中之珠。

夜,陈延以为自己回房间的时候已经够晚了,没想到洗完澡等了许久,姜茵茵才一身臭汗回来了,她在屏风后洗澡,陈延在后面陪她说话。

二人都是自给自足,不喜用侍女的人。

女子的声音在袅袅的水汽之中,“怎么等我这么久?”

“也没多久,刚从爹那回来。”

“嚯,看来爹也有很多话对你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