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月老红线手中提(第3/4页)

一会儿,珍卿拿起三哥放在一旁的报纸,靠在三哥身上随便翻一翻,这是海宁来的《新林报》,上面有个新闻耸人的标题:为防社会党卷土重来,国府拟在赤化区实行保甲制度。

珍卿坐起来肃然地读完,三哥给她背后垫个枕头,跟她头靠着头一起重新看这新闻,珍卿一边倒抽冷气,一边眉毛直耸耸,不可思议地跟三哥感叹:“这真是闻所未闻,民主国家倒用起保甲制度。“

说起中国的保甲制度,可以溯源到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保甲制度,就是以户籍编制进行基层统治的制度,将若干人户编作一甲,设一甲长,将若干甲编作一保,设一保长,通过告密制度、相互具保以及连坐法,来确保罪犯和奸细在一片区域无处遁形。

但实际操作这种保甲制度时,民众的生存状态取决于保甲长的道德水准。设若一位保甲长品行不端,想霸占一户人家的财物和妇女,他只须随便罗织一个罪名,不给这户人家作无罪担保,这家人不但不能正常地生产生活,甚至会沦落为阶下之囚,家破人亡……

珍卿和三哥议论了一番,带着难以言说的荒唐感,平躺下来各自琢磨这件事。真如张养浩元曲里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珍卿趴着三哥怀里说,真恨不得世上有神仙,一扫人间的不平事。

跟珍卿一家待了四五日,熊楚行的新婚丈夫贺铸来接人了。看这对新婚夫妇默契温情的相处,四姐又大大地受了刺激,待两位客人走了以后,一直跟珍卿和三哥哀怨,说月老爷爷没有给她牵红线。

四姐变得有点神经兮兮,竟然开始过问哥嫂的房里事,叫他们速速地生个小宝宝,他们不愿意带就给她养。

珍卿吓得恨不得天天躲着她。

天上月亮半圆的时候,珍卿收到国内朋友的信,一时间真是百感交集。她最怜惜牵挂的两位朋友,两个受尽命运捉弄而涅槃重生的人——宝荪和阿葵,忽然传来消息说他们结为连理了。

珍卿乍读他们的信,完全觉得不可思议,她从未试过将这两人联系在一起。关于他们一同出现的场景,珍卿就记得临出国前的新年,珍卿把他们凑在一起吃火锅。不过再细细地读信,好好思忖一番,才觉两人的交集其实不少。

他们两个人都是师范专业,又都在《新女性报》兼职(宝荪是编辑,阿葵是撰稿人)。师范毕业后又同校教书,人生经历上他们同病相怜,教育事业上他们志同道合。珍卿越想越掘土机,这是上天玉成的好姻缘,她也无意间做了大媒人。

可是两人之前写信,竟然一点口风也不跟她透,这两人蚌壳嘴真的太紧了,结了婚才告知她婚讯。她在欧洲现办结婚礼物,还不知何时能到国内,就决定打电报托胖妈、秦姨,给这小两口制办些实用的礼物送过去。

前几天晓得熊楚行结婚,珍卿满心满意只有高兴,到得知宝荪和阿葵两人结婚,珍卿在高兴之余,不自禁地哭个不完。

常言说,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珍卿忽然很想感谢上天,感谢他在人间作了安排,让两个从绝望中重生的人,恰是不早不晚地相逢相知。让他们拥有先苦后甜的命运,让珍卿相信他们终将获得幸福。

三哥在旁,一边递手帕一边调侃:“这也值得大哭?说来你还是他们的媒人,哭得这么伤心,是怪他们想不起谢你这个大媒?”

珍卿闻言一想,心里又生出微妙的感觉,又想到她心里绸缪的民国爱情故事,熊楚行和贺铸的故事也很好,宝荪和阿葵的故事就更有传奇色彩。向来人间的文学作品,无情便不足以动人,而爱情更是教化心性的好工具,她何不把那些兜兜转转、百折千回的爱情传奇写来,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总会让引起常人心灵的震动吧。

珍卿琢磨着当代的爱情传奇,四姐又因叹羡他人而伤感。珍卿由宝荪和阿葵的故事,忽觉人间姻缘非凭空而来,似乎真有个月老冥冥之中安排,便看着天上半圆的明月,从脑海中检索出一个故事安抚四姐:

“唐朝有个叫韦固的青年人,家有余财却父母双亡,大了也无人替他张罗婚事,他便自寻媒妁想谋个妻室。可是怪得很,他明明家业不薄,人材不错,却总因各种各样的缘故,屡屡求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