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少年人齐发善心(第2/3页)

珍卿问,是什么药,要花多少钱。

老大夫瞅了珍卿一眼,问:“大小姐,老陈家跟你沾亲带故?”

珍卿说“不是”,继续问他是什么药,花多少钱。

老大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瓶子,但里面已经空了,指着它给珍卿说:

“这种治烫伤烧伤的药粉,是夏阳县徐家的秘制偏方,用的都是冰片、香油、黄柏、大黄等名贵药材。

“我光进他这一小瓶子,就要二块银洋,一次最多进两瓶子,我都是用完了再去进。大小姐,您说说,我发得起这个善心吗?”

珍卿就问:“还有多少,都拿出来,我们全买了。”

那老大夫愣一下,说不巧的很,最近天冷,总有烫伤烧伤的,药已经卖完了。

玉琮又说:“我们先付你定金,你去进几瓶回来,回来了付你全款,绝不会赖你。”

这个古大夫又推托,到夏阳来回要走两三天,现在寒天大雪的,他可不敢轻易出门。

总之,这古大夫显然怕沾惹此事,反正药没了也不想去进药,就只有这个态度。

看这两位少爷、小姐,明摆着要动怒了。

老大夫不紧不慢地说:

“再说,未必要用这么贵的药,把狗油炼了,拿来抹伤也一样。除了狗油,像什么猫油、獾油、蛇油也都得用。

“可怜七妮儿爹娘心狠,连这点儿东西,也舍不得给她用……”

珍卿算是看明白了,这老大夫就是不想管。

世道艰难,大家都过得不易,确实不敢轻易发善心。

真是拿他没办法,就问这古大夫:

“你刚才说,狗油、獾油、猫油、蛇油都行,你这里卖得有吗?”

老大夫就大摇其头,说:“老头儿我这里只卖药粉药膏,这些个偏方的东西,我都是现用现做,现在可没有。”

珍卿又问:“哪里能得着呢?”

古老大夫跟她说:

“就在村东南,有几个光棍儿最爱吃狗肉,总见他们杀狗吃,他们那准有狗油。

“大小姐,我老儿好言劝你,你就算发善心,也别太低了身段,跟那帮光棍去说话。

“在家里找个长工,拿着你的钱,帮你买了狗油,给老陈家送去,这就省了许多麻烦……”

珍卿和玉琮一块出来,玉琮跟珍卿说:

“那老头儿虽说站干岸儿,不愿意管闲事儿,他说的还是有理。

“珍卿,这事儿你别管了,我在家找个长工,买了狗油,直接给陈家送去,告诉他们怎么用就行了。”

珍卿想了想,点点头,说:“我回家拿钱去。”

玉琮说他有,珍卿摇头,说:

“事是我们一起揽的,不能叫你既出力,还出钱,你跟我回家一趟吧。我刚把给玉理的点心,留在陈家了,等会儿还要去玉理那。咱俩一块儿。”

两人又手拉手,小跑着回到珍卿家里,珍卿就开始找她的扑满——就是存钱罐。

珍卿虽然亲戚不多,但数得着的亲戚,过年都给她发大红包。

而杜太爷,见她压岁钱多用来托人买书,又有姑奶奶和三表叔的劝说,就准她存一些零花钱。

把存有钱的扑满找出来,珍卿虽说舍不得,还是狠狠心给他砸碎了。

没料到杜太爷就在外面溜达,听见动静问:“珍卿,你弄啥嘞?啥东西打碎了?”

珍卿暗叹倒霉,刚才明明看见杜太爷出门逛去了,没想到这么快回来了。

珍卿伸伸脖子,大声说:“祖父,我不小心把尿罐子打了,你别进来。”

尿罐子这种私密物,又有味道的,杜太爷果真没有进来看。

给了玉琮两块钱后,珍卿又多拿了一些钱,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她又悄悄叫大田叔,给她从库里又找了一个扑满,把其余的钱重新放进去。

这事,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杜太爷压根没发现。

这天晚上,珍卿听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

说崔胖虎在他外公家里,□□一个丫头。

不知道怎么闹的,反正到了最后,那个丫头被逼得上吊了。

第二天,珍卿又找玉琮玩,其实也顺带听听陈家的情况。

玉琮处理得很好,他们俩人做好事不想留名。

让长工给陈家人送狗油,还送了被子和旧衣,并一点救急的钱,吩咐陈家人别声张。

陈家人果然没有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