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这叫老年代步车(第3/4页)
咱们这款老年代步车,就是为此而研发的,它有三个轮,稳定性比两个轮高的多,不会摔倒。而且还不用脚蹬,可以为老年人节约体力。”
“只是老年代步的话,那后面的座位该怎么解释。”杜家海指了指三蹦子后面的我座位。
“我刚才不是说了,接孙子孙女上下学用,总得有个座位让孩子坐吧!”李卫东马上说道。
“可这后面是两排座椅,用得着整整两排座椅么?”杜家海有些较汁儿。
“谁规定一个老年人只能有一个孙子了?”李卫东反问道。
杜家海顿时被问的哑口无言。
李卫东则接续说道:“我们生产的是老年代步车,又不是运营用的三轮车,自然也就不用去办理什么营运车辆专用手续。至于客户买去做什么,我们就管不了了!
对了,回头再去印一些好看的贴纸,比如‘老年人专用’、‘残疾人专用’、‘买菜专用’、‘接送孩子专用’,到时候随车一起出厂,客户喜欢那种,让他们自己贴!”
……
富康老年代步车上市了。
虽然是打着老年代步车的名号,但聪明人一看便知,这玩意儿完全可以用来拉人跑出租。
几天的功夫,青河市的界面上就出现了很多三蹦子。
遇到正在步行,或者在街边等待的人,三蹦子便会上前打招呼,问要不要坐车。
不过由于三蹦子才刚刚出现,市面上的普及率还不高,所以短期内也没有造成影响,顶多是抢了出租车的生意。
……
王宾坐在新买的大发面包车上,盯着火车站的出站口。
说是新买的买面包车,但实际上并不是新车,而是别人淘汰下来的二手车。
黄面的最早出现在京津这样的大城市,这些老旧的黄面的被淘汰以后,便作为二手车流入到二三线城市,成为了二三线城市的出租车主力军。
王宾买的这辆黄面的,就是从京城淘汰的。
青河这种小地方不比大城市,正常情况下一公里也就是八毛钱的出租车费,不过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的精确,基本上都是问一句去哪里,然后给个报价。
报价的时候,也会根据客人的多少,以及带的行李的多少进行要价,比如去一个地方,一位客人要价四块钱,四个客人就要八块钱。
毕竟是小城市,监管不那么到位,司机师傅胡乱要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在火车站这种地方,来的都是外地人,宰客就更是常有的事情。
此时王宾正期盼着,遇到个外地客人,去个有钱的地方,说不定就能宰个十块八块的。
火车站出口的大门打开,人群从里面涌出来。
王宾仔细的观察着出门的人,寻找着潜在的客人。
那年头乘坐出租车还是一件挺奢侈的事情,所以看客人的衣着打扮,就知道他们能不能坐得起出租车。
终于,一个中年人落入到王宾的视线当中。那人带的行李不多,除了行李包之外,还有个公文包,看起来像是个干部。
等这个干部打扮的人走进一些,王宾立刻下车,迎了上去。
“老板,去哪里?坐出租车么?”王宾指了指身后的黄面的。
“去金属公司多少钱?”对方开口问道。
王宾一听是外地口音,马上说道:“金属公司离这里得有六七公里远呢,这样吧,你给五块钱就行了。”
金属公司距离火车站还不到五公里,王宾知道这位客人是外地人,所以故意多说了一些,想要多赚点钱。
客人显然也不知道距离,听说六七公里五块钱,觉得价格还合适,便要上车。
就在此时,只听旁边有人吆喝道:“没有坐车的?去人民医院、体育场、公园统统一块钱,金属公司、热电厂、自来水厂统统一块五!”
中年干部听到这个声音,马上停下了脚步,转头望向那个吆喝的人。
“去金属公司,一块五?”中年人开口问道。
“对,一块五!”那人指了指不算出一辆三蹦子,开口说道;“老板,走不?我的车就在那边!”
中年人一看是一辆三蹦子,心中有些犹豫,但考虑到可以省三块五毛钱,还是走了过去。
王宾见到手的肥羊溜走了,心中不免有些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