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有钱有排面(第2/4页)
除了发钱之外,给职工发东西,也是过年必备的。像是食用油、面粉、猪肉、冻带鱼之类,都是最实惠了,另外李卫东还专门去定了一批青河大曲,每个工人都能带着一箱酒回家。
富康农机厂方面,由于没有采取军事化管理,所以奖金要少一些,普通工人的年终奖是一百五十块,相当于额外多发一个月的工资。
然而对于农机厂的职工来说,年底多发一个月的工资,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在前几年,农机厂效益不好的时候,连基本工资都不能足额发放,更别说年终奖了。
另外再加上面粉、猪肉、白酒、食用油之类的实物,一大堆东西拿回家,既实用,又有面子。
杜家海这位农机厂技术处主任,也拿到了两万块钱的年终奖。
这位只有中专文化水平的技术处长,无论是业务水平还是个人能力,都已经得到了李卫东的认可,李卫东决定再观察观察,找个合适的机会,就提升他当农机厂的副厂长,去分管生产工作。
沪城唐仁杰的研发团队,也都在年底拿到了一两千块不等的奖金,同时李卫东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台微波炉。
微波炉毕竟是在商场里卖三千块的高端家用电器,这些研发人员虽然在做微波炉的技术研发工作,但他们还真不舍得花钱买一台微波炉。
沪城这种大城市,过年发点面粉猪肉之类的东西,多少就显得有些LOW。
一台微波炉抱回家,自己用也好,讨好丈母娘也罢,都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三千块钱的微波炉往桌上一摆,哪怕是比较挑剔的丈母娘,也会露出笑脸。
……
当年那个为了赚计件工资,都没有回家割麦子的刘涛,在微波炉生产线成立之后,成功的升职成为了一名线长,所以他得到了一千五百块钱的年终奖金。
对于还是农村户口的刘涛而言,他从未想过能够一次性拿这么多钱。
当十五张百元大钞拿在手中的时候,刘涛突然觉得,过去一年整日在流水线上,十二小时连班倒的工作,也是挺甜美的,虽然很辛苦,但这种辛苦的付出,总归是获得了丰厚回报。
除了一千五百块的年终奖,电器厂还发了一桶食用油、一代面粉,二十斤猪肉、一箱冷冻带鱼,以及一箱青河大曲。
这么多东西,刘涛自己可没法拿,好在同村里有好几个人,都是在电器厂打工,几人干脆就借了辆拖拉机,把东西给带回家。
拖拉机一回村子,立刻受到了村民们的围观。
一样样的东西从拖拉机上搬下来,周围看热闹的村民立刻小声议论起来。
食用油、面粉、猪肉这些东西倒还好说,平时农村逢集都能买到,冷冻带鱼这种海鲜,对于内陆地区的农村人而言,可就是稀罕物了。
至于那一箱青河大曲,在普通的农民眼中更是奢侈品。
这青河大曲虽然远不如茅台五粮液,可是在青河的地界上,也算是中档的酒类,是可以拿来当做礼品送人的。
普通的农民收入不高,平时能喝点散装酒,就算是很不错了,这一整箱的青河大曲,在村民眼中,就是高端的礼品,代表着一种逼格,一种档次!
“这电炉厂今年肯定赚大钱了,发了这么多东西啊!”
“什么电炉厂啊,早就是电器厂了!”
“我听说除了发东西,还有奖金呢!”
“是啊,我家的邻居刘亮,就是在电器厂当工人,年底多发了三百块钱!”
“三百块钱?这么多?”
“我听说,三百块钱是最少的,要是线长的话,发一千五呢!”
“县长可是大官,一个县也就那几个县长,肯定得多发钱!”
“你瞎琢磨什么呢!我说的是生产线的线!线长就是管生产线的。”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刘涛在电器厂里,就是个线长!”
“那他今年岂不是发了一千五百块钱?”
“这刘涛家都快成万元户了吧!”
众人谈起刘涛,无不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九十年代初,农村里的万元户还是很稀少的,谁家要是万元户的话,绝对是全村人敬仰的存在。
……
大年初一,按照青河农村里习俗,家里的男性一大早,要去给长辈拜年,而女性则在家中包饺子,如果有亲戚来串门的话,是要留亲戚吃顿饭的,到时候连个饺子都没有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