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万富翁李卫东(第2/3页)
在李卫民该去哪里上班这件事情上,其他的家庭成员都觉得,百货公司是一个不错的单位,李卫东一个人反对,显然是独木难支。
八十年代物资还是匮乏的,百货公司绝对是个肥缺,那时的老百姓根本预料不到,百货公司还会有倒闭的那一天。
……
省会济城市,马德兴带着了李卫东,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外汇调剂中心。
在199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汇率双轨制,官方会公布一个官方汇率,而出口企业进行外汇结算的时候,又会是另一个汇率。
比如1980年的时候,美元对人民币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而出口创汇的企业,他们在进行外汇结算的时候,得到的汇率则是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并不像官方汇率公布的那么高,如果外汇企业按照官方汇率结汇的话,那是卖一件亏一件。
即便出口创汇企业有另一个汇率,但这个汇率比起真实汇率而言,也是差了很多,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真实汇率结算的话,企业可以赚得更多的。
到了1986年,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国家决定成立外汇调剂市场。
所谓的外汇调剂市场,就是在官方市场之外,企事业单位互相之间进行外汇额度买卖和接待的市场。所以这个外汇调剂市场的价格是浮动性的。
在外汇调剂市场交易,也有诸多的限制,买外汇不是你想买卖就能买卖的。
想要购买外汇额度的企业,必须是经过外汇管理局批准才能买入,而卖外汇额度的企业,同样得经过一系列的审批。
正是因为需要经过审批,当初朱士聪才没有办法弄来外汇,去购买进口编织机。
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都是外经贸局办的,就连银行想要进入搞个代理交易,也得外汇管理部门批准。
出口创汇的企业来出售外汇额度,实际上是卖给了地方上的外经贸局;同样的道理需要外汇的企业来买外汇,也是从地方外经贸局的手里买的。
在那个年头,地方的外贸部门手里外汇越多,话语权就越大,权力也就越大,所以外汇调剂市场出现以后,各地都开始拼命的搞出口,中国的外贸也迅速的由逆差便为顺差。
今天李卫东来找马德兴,就是要把服装厂赚到的外汇额度,换成人民币。
由企业来换外汇额度,外经贸厅当然是双手欢迎,马德兴亲自招待了李卫东,带着李卫东来到了外贸厅的外汇调剂中心办理业务。
“李厂长,你看到了,现在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3块7毛1分的人民币,你来我们调剂中心兑换,我可以跟你按照1美元对快4块2毛钱!这已经是最高价了。”
马德兴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去年十月份,国家公布了外汇调剂最高限价,就是4快2毛钱,所以我们这边是真的没办法给你增加了。”
“能理解,谢谢马处长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按照4.2的汇率,李卫东这四百万的外汇,能兑换1680万人民币,扣除服装厂的各种成本,交上个人所得税,李卫东个人至少也能拿到一千万。也就是说现在的李卫东,已经成功的晋级千万富翁!
1987和1988这两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任何波动,中间价都是1美元兑换3.722元人民币,而外汇调剂市场的最高限价,也是1美元兑换4.2元人民币,没有变动过。
直到1988年国家宣布取消外汇调剂市场最高限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才开始波动。
所以马德兴给出的4块2毛钱,已经是国家规定的最高价格了。
李卫东接着说道:“马处长,你看我们厂有没有可能,申请到外汇留成?”
马德兴思考了片刻,一脸为难的摇了摇头:“现在国家对外汇的管制这么严格,不可能给你外汇留成。据我所知,外汇留成的政策,是特区里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才能享有的政策,外外资企业出口1美元的商品,可以享有1块钱人民币的外汇留成。国企也没有这种待遇。”
“果然还是得再等一年啊!”李卫东轻叹一口气。
八七年的政策毕竟是比较严格的,等到1988年,政策松动一些,出口创汇的企业才能弄到外汇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