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5/5页)
各地市舶司的官员,都是些官场老滑头,做给朝廷看的账本,不知动了多少手脚。
要是北地有了海贸,赋税如何收取,有关海贸的政令,南边完全可以照搬北地。
邢秉懿遗憾不已,她始终坚信一件事,北地的各项政令,她能跟着搬来一二,对她,对南边都有好处。
赵构骂得累了,吃了口茶润嘴,指使她道:“三十二娘与那杨存照的亲事既作罢,你去重新替她定门亲事,就许给吴氏的娘家侄子吧。”
吴氏吴贵妃端庄贤淑,知进退,德言容功,无一处可让人挑剔指摘,深受赵构宠爱。
如今,吴贵妃跟前还养着皇子赵璩,娘家姊妹嫁给了张说,靠着她的关系,官至知阁门氏。娘家兄侄,皆在朝为官。
吴氏一门,权力未免太大了些。
邢秉懿垂下了眼眸,道:“三十二娘毕竟是长公主,前面刚退亲,这般急吼吼给她重新定亲,恐遭人耻笑,还是等过些时日再议吧。过两日就是中秋,筵席上的菜式,官家你可要瞧瞧?”
赵构一想到会损皇家脸面,悻悻哼了声,到底做了罢。拿起册子,装模作样看了几眼,随手改了两道菜,便递给了邢秉懿。
平时邢秉懿的想法,哪怕是小到一根针线,赵构都会挑刺。偏生,挑又挑不到点子上,让人恨不得撕烂他那张嘴。
邢秉懿原封不动,交给了黄尚宫,吩咐她去让膳房准备。
过年时没举行宫宴,端午因着科举的事情,赵构一病未起,也悄然过去了。
到了中秋的时候,粮食丰收,朝局还算安稳,像是要冲喜一样,大内的中秋宫宴,办得尤为隆重。
赵构收拾一新,穿上衮冕,来到举行筵席的大庆殿,坐上了久违的龙椅。
底下朝臣齐齐见礼,赵构龙心大悦,高高在上掌控天下的滋味,令他脸上不受控制浮起了笑容,抬手道:“免礼,诸位请入座。”
司礼监唱诵一番吉祥喜气的贺词之后,宫宴正式开始。小黄门与宫女托着杯盏碗碟,陆续进入大殿。
贴身内侍提起酒壶,替赵构的酒盅斟满,他闻着酒香,刚举起抬到半空。
值守的官员,满脸惊惶来到了殿前,见礼之后,奉上手中的急信:“陛下,襄阳急报!”
赵构手中的酒杯一抖,酒水洒了出来。内侍赶紧上前取过急信,送到赵构面前。
襄阳与邓州临近,难道是北地打过来了?
大殿朝臣安静下来,一起看向了赵构。
赵构飞快拆开信,随着信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大宋朝报》。
又是《大宋朝报》!
赵构跟烫手般,将报随手一扔。先看起了张俊的急信。待一目十行看到了最后,眼睛发直,半晌都没动静。
内侍心下不安,偷偷掀起眼皮往信上瞄去,看到上面的消息,顿时大惊。
襄阳的城门连带着城墙,被北地的“震天雷”,炸得坍塌粉碎。
殿下的朝臣们,不约而同伸长脖子,去看地上的报纸。
掉在地上的朝报,上面硕大的字写着:“逆臣赵构,竖子敢不听话!”
突然,咚地一声,碗盘杯盏掉落在地。赵构翻着白眼珠,口角流涎,倒在了案几上。
“传太医,传太医!”内侍回过神,慌忙上前搀扶起赵构,仓惶大喊。
大殿乱成一团,赵鼎等宰相帮着稳住了局面,安排朝臣们先行回府,休得小题大做。
太医赶着到了福宁殿,上前号脉扎针,好一通忙碌,赵构总算醒了,嘴角仍歪着,说话含混不清。
邢秉懿端坐在卧房外间等候,赵鼎等重臣,亦焦急守在了一旁。
太医正从卧房走出,深深低垂着头上前尖利,结结巴巴禀报道:“官家他.....官家他恐中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