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什么都不知道
敢举兵造反的君侯常见, 因为他们有大批的护卫,还储存有粮食和武器,成功的概率还算大。可举兵造反的臣子和庶民就很难得了。
虽然这个时代的大臣, 主打的就是一个文武双全, 但郑小白没有任何积累, 直接领着灾民和郑王叫板,骨子里也是个狠人,要不然姜蓁也不会放心把这块飞地交给他来管理。
反正只要姜国和宋郑两国没闹翻之前,郑小白就绝对不会吃亏。
没有一层又一层的上官压人, 郑小白和那群新上任的官员们, 全都放开了手脚办事, 安排军队巡逻, 防止溃兵进入十城郡内变成盗匪。
要先保障安全, 才能保证后续的生产工作。
“新粮种已经种下去了, 但咱们来得晚, 已经过了农时,今年的收成应该不会太好。”农官的表情担忧, “今年各城的收益要是低了, 不说王上, 诸位大人那关都不好过。”
这十座城不单单只是姜国的城池, 还是诸位重臣的封地,他们愿意劳心劳力的帮忙,图的就是年底的收获, 总不能让人白白补贴。
“怕什么,咱们尽人事听天命, 多浇水多施肥, 今年的收成总能填饱肚子, 等忙完了地里的事情,咱们还需要在农庄养猪羊鸡鸭,这些牲畜也能给咱们挣不少钱。郡内的果子多,我还想弄个酒坊。郑国这边的织机都得千里迢迢从姜国买,咱们也可以弄一个织机作坊,等今年棉花收获,咱们还能卖棉花种子……”
郑小白随便理一理,就全是生财的路子,一点都不担心今年的税收。
他甚至还想着用大笔的钱财,拍好姜蓁和郭凡等人的马屁,如此,这十座城才能得到姜国的疼爱。
做飞地的郡守,实在是太没安全感了,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那是绝对不行的。
通过几年的推广,姜国的棉花产量,已经勉强能满足国内百姓的需求,今年姜蓁就会解除卖棉花的禁令,棉花种子可以向国外流通。
这十座城占据地理优势,可以直接把棉花种子卖给郑国人或是宋国人,能趁这两年的机会,捞不少钱。
除了棉花,新式的织机也格外的重要。
布价暴跌的事情,在各国贵族心中,都留下了一个浓重的心理阴影,估计他们短期内都不敢大量囤布了。
把各国布匹价格打下来的,就是这些新式的织机,郑小白敢保证,自己要是把新式织机的作坊弄出来,那生意绝对火爆。
但各种赚钱的作坊和高产的粮种,只能丰富百姓的物质生活,想让他们真心认同姜国,就得让他们认同于姜国的文化。
把地里的那些事情忙完,郑小白就开始着力于县学,培养军队中兵卒,还有各乡的乡民识字。
城中的基层官吏,对简化字的读写,并没有什么障碍,郑王之前也在郑国推行过简化字,要求官员上奏章和记录资料都要用简化字。
他们现在需要学习的重点是姜国的律法。
但更底层一点的兵卒和庶民,以前根本就不识字,对郑国官方用字的变化无知无觉。
姜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郡县模板,全都杵在那里任由大家学习,郑小白就直接照着蓝河县开始抄作业。
“县学的学生,先多招一点,再弄个黑板,免费教大家识字。每旬都安排老师去乡里教一教乡里的小孩,说不定还真能淘出好苗子……”
郑小白这一通忙活下来,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个时候,郑国和宋国还没决出胜负。
一个月前,郑小白为了增加郡内人口,暗戳戳的派了许多人在百姓的队伍里搞宣传,带回了不少能种地的百姓,现在都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依旧有不少人前来投奔。
这个时候,农官就犯了难,对郑小白问道:“是安排他们开荒,还是安排他们去作坊?不给他们分地,他们怕是要闹的。但让他们这时候去开荒,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荒地前两年的产量不高,哪怕有肥料也不行。如今又过了春耕的季节,新加入的百姓家中如果没有存粮,今年就会饿肚子。
他们这个十座城的新郡,离姜国有些距离,想及时的获得支援也不容易,并没有那么多存粮去帮百姓度过难关。
作为一个带灾民造过反的官员,郑小白深知其中的厉害,果断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