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3页)

可是那种入骨髓的感觉,让他好生欢喜,时常回味一番,无人能解。

尤其是现下和瑶娘相处时,总是心中盼着她那样和自己亲近,和自己就是说会子话,都让他受用许多。

他还想在这里多陪陪瑶娘,只是洪皇后打发人过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孝子,高玄策随传随到,不敢耽搁立马就去了。

这次说的是真阳公主的女儿,她想养育在宫中。

“原来是这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母后同父皇说一声就是了。”高玄策和真阳公主感情一般,他们小时候公主就更同情周王,未必是和周王关系好,大概都有那么点同病相怜的意思。

而高玄策又是那种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不好的人,虽说后来年纪大些了,关系也尚算不错,但高玄策也只是比对周王稍微好一点。

因此,听洪皇后提起,他也只是顺口一提。

哪里知晓洪皇后虽然现在贵为皇后,却因为年纪大了,也见不到皇上几回面,她倒是有个想法:“真阳膝下生了几个孩子,却唯独只有一个女儿存活下来,依我之见,想请皇上为她的女儿封个郡主,你看如何?”

高玄策可有可无道:“那当然好。”

好歹是自己的外甥,高玄策也不会盼着她前程差了。

洪皇后听儿子这么说,也很高兴,她又笑道:“若是可以,让这丫头养在宫中也不错,我听说皇上有意让兴安公主的女儿养育宫中呢。”

众所周知兴安公主之母林氏已经过世了,哥哥大皇子被圈禁在,她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但到底金枝玉叶。她曾经也是皇上第一个女儿,备受宠爱,去年进宫哭了一趟,皇上就有意照顾她的孩子。

“这等小事您和我说什么,该和太子妃说才是。”高玄策不耐烦听这些。

不过,他也意识到自己语气重了点,故而道:“那就让真阳的女儿也养在宫中,太子妃和真阳素来情同姐妹,相伴多年,这样正好。”

洪皇后摇头:“你以为我是和你说这个,这些都是小事。”

高玄策挑眉,“那是为何?”

“你呀,不日又要奔赴前线,母后也是想和你多说说话,母后年纪也大了,年轻的时候我受的委屈不少,可那些已经过了。你这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母后都觉得你大抵没有希望了,又怕你受苦,总想让你哥哥好好待你,哪里知晓你自己闯了过来,恐怕你在心中也是埋怨我的吧?”

她看儿子的模样,知晓他其实最识好歹,别人待他一分好,他待别人十分好。

可别人若待他差了,从此他眼里就再也没有那个人了。

果然,高玄策想起自己前世母亲为了他自裁,从小待他也是样样细心,知晓他爱用赤砂小馒头,就每次他过来的时候让人做,现在二哥赴藩王了,母后膝下就只有他了。

“母后,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儿子不会再想其他。易地而处,儿子也很难决断,你都是为了我们好。”高玄策感叹。

母子二人重归于好,高玄策甚至回来还对瑶娘道:“母后那里十分寂寞,平日你可带着孩子们多去,真阳的女儿进宫,估摸着是要养在宫中了。”

“好,你放心吧,我这不就是去坤宁宫吗?给婉婉的见面礼也准备好了。”瑶娘心中也是对外甥女景婉儿有些同情的。

真阳公主多敞亮的一个人,只是儿子得了痢疾夭折,听说病了大半年,好歹有这个女儿在身边,视作珍宝。

可其实瑶娘也知道点,真阳公主平日看着身体不错,但小日子来的时候疼的死去活来。

其实,她是公主,不生育反而是好事,但她自己和驸马关系更好。

瑶娘也是自己身体好,从小就活动,骑马射箭甚至是有孕之后,她也不敢掉以轻心,否则,她若身子孱弱,绝对不会进宫的。

她和真阳公主有旧时交情,二人见面,分外亲热,瑶娘见到真阳公主旁边那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儿,更是抱在自己怀里:“这就是婉婉吧,真不愧是公主的女儿,这般的可爱。”

真阳公主也在这里见到了承泽和训哥儿,训哥儿还小,承泽却几岁了,他眉心一颗胭脂痣让他小小年纪就有一种美人气质。

“几位小王子都生的极好。”

其实真阳公主没怎么变,看的出来她的日子过的很好,只是提起夭折的哥儿略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