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沂王,琅琊王(第2/4页)

在稽王府被拆了的同时,慈宁宫太监提着下摆寻到了孙太后,恭顺行礼之后,才跪在地上说道:“禀太后,今天陛下下旨为稽王改封,日后得称沂王了,倒是喜事,陛下准备也十分周全,很是热闹。”

坐在珠帘后的孙太后手中的佛珠一停,睁开眼说道:“改封了?沂王吗?琅琊地,好地方。皇帝有心了,有心了。”

十一年了,孙太后担惊受怕了十一年,结果她设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都没砸到她头上,似乎只要老老实实的待着,陛下就跟忘记了她一样。

反倒是这个亲孙子,陛下视如己出十一年,恩赏不断。

孙太后絮絮叨叨的说道:“皇帝有亲亲之谊,只不过在这大明国事之下,改封了也好,省的孩子惦记着闹心。”

“就是……就是……”这慈宁宫太监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沂王殿下有了新的王府,今儿就搬了过去,这刚搬过去,这稽王府被拆了。”

这太监有些担心,孙太后反而一笑,捻动着佛珠笑着说道:“皇帝也是个妙人,就喜欢拆东西,先是我儿的陵寝,前段日子,把朝阳县堂给拆干净,还挖了个坑把新县堂放了进去,闹得这朝阳县堂的官吏们,天生矮人一头,到哪里都被笑话,今日又把这稽王府给拆了。”

“拆了也好,拆了干净。”

孙太后对皇帝只是拆了稽王府情绪非常的淡定,甚至有心说笑。

“太后不生气吗?”这次论到太监不懂了,这拆了稽王府,这天塌的大事儿,在太后这里,就是一笑了之?

若这也算是大事,孙太后也活不到景泰十一年了。

孙太后站了起来,走出了慈宁宫,看着阳春三月的明媚,对着太监说道:“你不懂。”

“皇帝对我儿做的那些孽,这心底还是有怨气,而且怨气很大,这么些年了,就礼数上说,皇帝也该见见我这太后,可是一次没来过,到底是心里憋着一股气。”

“只是碍于大明国朝,皇帝不好发作,只能拿这宅子撒撒气。”

“不拿宅子撒气,难道拿人撒气?”

孙太后这些年也想明白了,为何在太庙杀人之后,皇帝就像忘记了稽戾王这个人,选择了冷处理,不是皇帝心里没气,这气儿很大,但说到底,皇帝以江山社稷为重。

以江山社稷为重,简单的几个字,却重若泰山。

皇帝是个好皇帝,孙子现在也改封了,压在孙太后心头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孙太后并没有被禁足,这偌大的皇宫,她想去哪里去哪里,这偌大的京城,她想去哪里去哪里。

国朝有事,孙太后也会去观礼,比如春秋大阅,孙太后也要前往观礼,太子朱见澄入讲武堂时候,孙太后也去了。

场面上的事儿,朱祁钰也从没让孙太后跌过面儿,甚至过寿的时候,那个朝中刚直的于少保,都拿着陛下准备好的寿礼给她贺过寿。

至于自己的亲儿子、自己的亲眷满门,会昌伯府,孙太后也只能用咎由自取去宽慰自己。

不这么想,能怎么想?

任何动作去测试皇帝的底线,都是在找死。

再说了,孙太后这些年也想明白,也确实是咎由自取。

宣德年间,汉王府满门伏诛,甚至连那些府中的门客都被夷了三族,连个名字都没留下,孙太后本人就是亲历者,当然知道试探皇帝底线的下场。

自古无情帝王家,今日还是圣眷正隆,稍有不慎,皇帝翻起来脸来,可比翻书要快得多。

“你知道为何皇帝一点都不担心这濡儿长大了,会反噬皇帝吗?”孙太后靠在躺椅上,悠悠的说道。

“为何?”太监伺候着孙太后用茶,还让宫婢们举起了华盖遮阳,边回答着。

孙太后喝完了一盏茶,才开口说道:“皇帝把事情都坐在了明处,光明正大,日后这濡儿反噬了皇帝,那就是濡儿不忠不孝、无情无义,即便是在五常大伦里,也是站不住脚的。”

“光明正大则无敌于天下,皇帝无敌,则大明天下无敌,大道诚不可欺。”

“走,去沂王府看看。”

改封这么大的事儿,既然皇帝让太监们递了个话,她自然要过去看看。

新的沂王府修的非常大气,在这十王府里,算是仅次于襄王府邸的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