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3/4页)

朱祁钰点头,示意卢忠杨翰带着缇骑将偏厅整理了一番,兴安小心的关上了门,冉思娘知道陛下有国事要处理,便自己去这万国荟闲逛了起来。

黎宜民在门关上之后,立刻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说道:“陛下啊,还请陛下为我黎氏做主啊!”

朱祁钰听到了一个老套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老国王被一个妖妇的美色所迷惑,抛妻弃子,改立了妖妇为后,把妖后的儿子立为了储君。

而妖后残忍的杀害了老国王后,临朝称制,把持朝政,任人唯亲,把自己的叔叔、舅舅们任命了重要的职务,制定了种种严苛的律法,导致安南上下不宁。

而这妖妇如此还不满足,还要杀掉黎氏宗亲,包括他这个已经废掉的太子。

简而言之,就是故太子黎宜民想造反,夺取安南国国王之位,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

朱祁钰也不说话,就从兴安手中拿过了水杯喝了口水。

倒是于谦接过了话茬说道:“谅山王啊,安南国国内事,安南国自诀便是,这是宣德三年十月立坛与盟,大明没有要违背盟约的想法。”

宣德三年十月廷议厌兵,遂弃交阯三司,十二月责令大明官吏军民者八万六千余人返回大明。

这个决定和当时大明国内兴文匽武的风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是弃置交趾的代价,远比大明想象的要沉重的多。

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

弃置交趾,导致大明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极大重大,最终酿成了麓川多次反复、云贵川黔苗民生乱;

弃置交趾,也导致了大明在南洋诸国的威信大跌。

宣德四年,大明遣暹罗使者共计一百余人,至占城新洲港,被占城王扣留,尸骨无存。

宣德六年,大明遣旧港军民二十余人被三佛齐扣押。

大明遣满剌加使臣林霄册封满剌加国王,林霄不肯北面屈膝,被满剌加幽饿而死。

正统年间,明英宗朱祁镇数次下敕要求两国返还大明军民,均无果而终。

永乐年间册封的吕宋总督亦不复设。

南洋各国都知道,大明没有手段惩罚他们,所以他们愈发狷嚣。

而宣德三年黎朝的黎利称帝之后,缅甸、孟养、老挝、真腊、暹罗、兰纳、东吁等国都派遣使者向安南黎朝朝贡。

于谦所言,安南国自决,大明不干预。

如果陛下和于少保真的这么想的话,他们已经出发到下一个荟萃阁了,坐在这里和这个故太子黎宜民废什么话?

要听故事,哪里没有?

于谦的意思很明确,安南国主无论是谁,都不会影响与大明的关系。

换句话说,谅山王黎宜民真的谋朝篡位成功了,安南国可以照常朝贡。

但是于谦具体给了什么支持呢?

于谦给了黎宜民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这就是作为大明师爷的权力,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远在天边的国家,鸡犬不宁。

这就是权力。

黎宜民闻言细细品味,大喜过望,跪在地上谢恩不止。

朱祁钰一言不发的站起身来,和于谦等人向着下一个荟萃阁而去,兴安差了小黄门寻回了四处闲逛的冉贵人。

“陛下,这谅山王回去真的要宫变。”于谦脸上表情虽然寡淡,但是眼神却是非常的锋利。

他太清楚野心家的眼神了,黎宜民脸上写满了野心二字,即便是得不到大明的支持,黎宜民仍然会宫变。

朱祁钰向着下一个荟萃阁而去,笑着说道:“是啊,他回去真的要宫变呢,于少保想到了什么?”

于谦回头看了一眼这荟萃阁,眼中晦暗不明的说道:“陛下想到了什么,臣就想到了什么。”

“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黎宜民这等人,这今日黎宜民宫变成了,明日就是阮宜民宫变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就想到了大唐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天下最不缺的人,就是野心家,当黎宜民在安南宫变成功之后,安南便立刻陷入了宫变的泥潭之中。

现在安南国的情况是,遭遇了天灾,还要不停的伐木,粮食种出来还吃不到自己的嘴里,百姓们苦不堪言,而顶层建筑的黎氏宗亲们,还在准备宫变内讧,随时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