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第3/3页)

“可是怎么造?”

“木材用什么?工匠从哪里找?厂建在哪里?造多少?造什么?这都需要细细商量才是。”

盐铁财经会议第一次如此的安静,陛下说了现象,也说了问题,更找了具体的原因,现在是解决方案的讨论了。

于谦看着众人都不说话,开口说道:“陛下,其实没想的那么糟糕,比如最棘手的船匠之事,陛下下旨号召船匠到造船厂做住坐工匠,自然就有船匠了。”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看着于谦,因为于谦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叫做自然就有了?难不成真的有一声令下,华夏十万工匠纷至沓来的事情发生?

“真的吗?”朱祁钰疑惑的问道。

于谦点头说道:“真的,陛下下旨之后,送死的事儿,都有人做。”

“正统十四年十月出,瓦剌破紫荆关入京畿,臣上奏要出城守战,二十二万人都出城,驻扎在了城外民舍。”

“景泰元年正月,闻瓦剌再度南下战宣府,颍国公杨武襄杨洪下令组建墩台远侯夜不收,陛下赐飞鱼服,二百八十二人应征,夜不收哨,深入虏营。”

“现如今夜不收已有三千余人,依旧散在草原上,鞑靼、兀良哈不敢南下,因为一旦南下,这三千夜不收就会把他们的后方搅成一锅粥。”

“景泰三年南衙叛乱,贵州九溪十八洞,就连罗炳忠这样的举人都去了贵州,至今四勇团营仍在贵州。”

“陛下,工匠之事勿虑,定策之后,自然会有。”

于谦举了很多的例子,这一件件一桩桩,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朱祁钰手中的圣旨,重若万钧。

于谦总结性的说道:“陛下,木料、选址、营建这类的事,自然要细细商定,唯独人的事儿,不用当做顾虑。”

“从古至今,就有为义不苟合之人,有位不苟尊之人,有持节守正之人,有卑身贱体之人,有夙兴夜寐之人。”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一朝举臂,复国、雪耻、亡恨诶。”

最后一句是《帝姬怨》中的最后一句,当初朱祁钰在太常寺听唐云燕唱帝姬怨,只听到了一半,未曾听完。

当初于谦从巡查边方回京,老马死在了路上,他将马肉分而食之之后,就唱过一次。

于谦感慨万千的说道:“这一类的人,就是现在又何尝少呢?”

“说是礼崩乐坏,说是人心不古,说是善名归己恶名归上,说是贵己自私,不肯损一毫,说一部分人则可,若是说大明亿兆之人,皆是如此。”

“臣不信。”

“陛下信吗?”

朱祁钰摇头说道:“朕亦不信。”

于谦这么个人,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这摆着呢,若非朱祁钰本人给力,于谦心力早就熬干了。

朱祁钰有点愕然,他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工匠问题,为此翻了很多的文牍,结果于少保说不用担心,自然会有。

而且说的还很有道理。

“然也。”于谦的话说完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不需要担心工匠的问题,只要陛下是真的要做这件事,工匠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那个。

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但是,越是忠贞之臣民,朕越是不可辜负之。”

保护夜不收重要,还是长洲诗社的两个笔杆子苏平苏正重要?

朱祁钰在这件事上,始终拎得清,既然是重建,既然工匠不缺,那就得给待遇、给荣誉、给劳动报酬、给优待。

……

于谦这番话就是改写的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心了吗》一文,汉室江山,在古代通常指的是正朔,封建王朝正统都是汉室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