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们要逼宫吗?(第3/3页)
众多学子只好再次跪下,俯首帖耳。
“朕要对自己的臣民下手,非朕之所愿。”朱祁钰叹息的说道。
现在不仅仅是承天门上的人下不来台,承天门上的朱祁钰也有点下不来台。
他不能大军进剿,但是不进剿,这帮人又说不明白到底来干啥的,这不是冲击皇宫吗?
这不杀人,皇帝的皇威在哪里?
胡濙笑着说道:“陛下勿虑,礼法他们不懂,臣还是很懂得。”
“哦?”朱祁钰满是惊讶的看着胡濙。
于谦也满是奇怪的看着胡濙,事情到了这一步,难不成胡濙还有法子,让这件事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不成?
胡濙笑而不语,为陛下洒水洗地这件事上,胡濙是很专业的。
他要是逼得陛下不得不动用大军进剿,喋血承天门,那和不恭顺的文臣有什么区别呢?
他作为礼部尚书,要保证这件事平稳落地,不造成更大的麻烦,他看向楼下的一名学子。
那人便是丘濬,这个海南来的举人,手里有让这件事下台的东西。
丘濬站起身来,慢慢的走到了最前方,俯首说道:“陛下,今天来,是有书献上。”
“伏以持世立教在六经而撮其要于《大学》,明德新民有八目而收其功于治平,举德义而措之于事为,酌古道而施之于今政,衍先儒之余义,补圣治之极功,惟知罄献芹之诚,罔暇顾续貂之诮。”
“臣撰《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补前书一卷,并目录三卷,先成十二卷,谨奉表随进以闻。”
五等秩的朝臣们不懂,但是从六等秩活到现在的胡濙知道,怎么给这件事一个圆满的结果,否则君臣大义尽失,哪里还有礼法在?
这个台阶,就是丘濬那本只写了十二卷的书。
国子监说不出来,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胡濙安排丘濬说,他们是来献书的。
这样,皇帝也能下台,国子监、翰林院众人,也能下台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呈上来!”
话音刚落,吴敬就赶忙上到了五凤楼,端着那十二卷书,放在了陛下面前。
朱祁钰看了片刻挥手说道:“献书就献书,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回国子监听候发落吧。”
“谢陛下隆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朱祁钰最终还是没杀人,因为承天门前的这些学子们在京师,就类似于身穿儒袍进殿的官员,朱祁钰杀了这三千众,天下自此不宁。
城下只有三成的人啸聚,国子监剩下七成,都在写作业。
丘濬这本书名叫《大学衍义补》,是从儒家的经典之中,得到经济治国的理念。
操利之权,资以行义,人民所同欲,国用之一端。
朱祁钰看完之后,不得不承认,儒家生命力是真的顽强。
朱祁钰等到了石亨赶至五凤楼时候,给石亨正好了兜鍪说道:“石亨,你立刻带人将京师诸多城门落锁,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开城门。”
“卢忠,你带着缇骑,前往国子监,查清楚是谁裹挟朕的臣民来到承天门前。”
“立刻革除其功名,永不叙用,三次查补之后,以谋反罪论斩,三代不得入仕,五代不得科举,其宗族等罚。”
“今日所有至承天门前的所有学子,尽数罚俸三年,不得参加明年春闱科举,三年内,每日下午至煤井司苦役,五体不勤,被人忽悠,多参加劳动,能明智。”
“所有身着儒袍朝官,将其悉数革罢。”
王直眉头紧皱的说道:“陛下,这可是有七十名朝官啊。”
朱祁钰走下了五凤楼对王直说道:“朕给你一年的时间,明年这个时候,朕再也不想看到他们。”
“如果他们只是行封驳事,朕甚至不会处罚他们,因为这是政见不同罢了,坐而论道,理越辩越明。”
“但是既然穿儒袍上殿,朕就容不得他们了。”
“在他们心中,儒法大于朝廷法度,他们整日里说墨者之法高于朝廷法度,所以墨者无君无父,那他们今日之行径呢?”
“他们今日的儒法大于国法,也是无君无父。”
朱祁钰转头对兴安说道:“兴安,你把这个丘濬宣来,朕要见他。”
……
丘濬的《大学衍义补》中,定劳动价值论,再行钱法,开海,海漕等等,就是典型的经济治国,是儒家生命力旺盛的象征,而且这本书被誉为“帝王之学”,但是明清两代,只有大明隆庆皇帝,依托高拱、张居正部分实现了其中的内容。清朝康熙、雍正都总论过开海事,康熙三次,雍正两次,每次都是康熙死心腹,雍正政令不出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