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烂摊子(第3/3页)

石亨一愣,这可是毁城,多少人家破人亡,换个角度理解,短暂阻拦一下大明军队的步伐而已,而且真的能够阻拦吗?

“高,还是于少保高,百尺那么高!”石亨点头说道。

于谦并未下马,看着那漫天的火光说道:“某听闻,李宾言在密州市舶司营建市舶贡舶,营建船厂,那些孔府留下的旧物,反而成了累赘,需要尽数拆毁。”

“这集宁也是一样的道理,烧了也好,省的我们自己毁掉了。”

“去官山议事台看看?”

石亨点头说道:“走,去看看!老早就想去看看了,听说那是蒙兀人的圣地!”

官山议事台依旧如初,瓦剌人走的时候,并没有毁掉官山议事台,舍不得。

这是他们的祖宗荣光。

这里的九十九泉环绕,依山傍水,风景极为秀丽,甚至还有奴仆瑟瑟发抖,显然瓦剌人走的时候,没有带走他们。

这些都是普通人,在经过了盘问之后,他们会服役五年,随后恢复自由身。

于谦漫步走上了议事台,这里有两殿四庑(wǔ),于谦勒马,看着正殿的牌额之上。

两侧有对联:英风亮节同炳寰区,忠义神勇文武双全,牌额上写着英烈忠武。

这地方已经十分的破败了,顶上的琉璃瓦年久失修,房门上的窗纸早就不见了踪影,朱红色的殿柱满是斑驳,罗幕早就成为了一缕一缕,艰难的挂在房梁之上,显然是走的时候,极为匆忙。

于谦了解瓦剌和鞑靼人之间的矛盾,算不上血海深仇,只能说是不共戴天。

里面供奉的是忽必烈一脉的雕像灵牌,瓦剌人对他们能上心才是怪事。

不拆都是深明大义了。

于谦左右看了看,连连点头说道:“这里适合做前军指挥部,把这些灵位悉数拆掉就是。”

官山议事台,地理位置极佳,在卓资山和集宁的中间,进退有据,可以指挥前线作战,也可以顾及到后方重建之事。

“拆掉啊?”石亨呆滞的问道。

于谦点头说道:“拆掉吧,彼时不拆,是因为时机不成熟,现在拆,是因为到了拆的时候了。”

高皇帝为什么不拆?文皇帝为什么不拆?

元儒忠义之士,何止是绝食自尽而亡的郑玉、念念不忘中原消息的马玉麟、以石击脊风痹不入仕的陈达、断指明志的夏伯启叔侄。

还有写出《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大明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宋龙门,所叙危素之行事,悉用至正纪年,不用干支。

在给前元衍圣公孔克坚写墓志铭的时候,宋濂也用元朝的年号,至正二十八年。

至正二十八年,是洪武元年,在大明朝当官,宋濂居然用至正年号,这是有恭敬之心吗?

还有前元旧臣张昶,更是明目张胆在朝堂上表示,吾仍思归故土也。朱元璋大怒令都督府查问,张昶留下八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朱元璋盛怒,将其杖毙。

这都八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正如于谦在讲武堂对陛下说的那样。

当初太祖高皇帝受的那些委屈,是为了天下。

现在大明皇帝不受这些委屈,也是为了天下。

江南豪族无不怀念前元,为何?

因为前元宽纵。

前元对江南地主统一使用一本于宽的政策,大约就是什么都不管,甚至连赋税都不管……

所以,都说太祖高皇帝残暴,太祖高皇帝为什么挨骂?因为大明什么都管。

于谦转了一圈,笑着说道:“武清侯啊,咱们俩的梁子也该了结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