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动作(1)
对铲除八大晋商一事,究竟能有多少的详细斩获,崇祯皇帝心里并不清楚,然围绕抄家所获的总价值,崇祯皇帝预估至少四千万两银子打底。
这包括窖藏起来的现银,累计购置的田产、地产,珍藏的古玩字画、首饰珠宝,还有各处查出的粮食、盐铁等等。
自万历朝辽东局势持续动荡,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军事集团,一统女真,为了削弱建虏势力,大明遂采取经济制裁的手段,关闭北疆榷场,想以此锁死不事生产的建虏。
只是长久形成的榷场经济,仅用一纸公文给全关了,那触碰到的利益群体太多,如此也叫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晋商钻了空子。
自从事走私贸易以来,建虏这边所缺各类物资,乃至从辽东劫掠的战争所获,都是通过范永斗他们来流转,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暴利,恐唯有范永斗这些当事人,心中最为清楚了。
“毕卿啊,朕是真的没有想到,国朝治下竟藏着这么多蛀虫,怀有异心的叛贼!”崇祯皇帝神情凝重,看着被特召的毕自严,语重心长的说道。
“当初国朝想锁死猖獗的建虏,为此关闭了榷场,可这些年执行下来,效果究竟是怎样的,毕卿都一清二楚吧?
当初朕还想不明白,为何封锁的时间越长,肆虐辽东的建虏却越强盛,甚至都打进我大明关内了。
这些年北疆还频遭蒙古各部劫掠。
经袁崇焕一案,锦衣卫无意审问出的些许线索,竟查出这闻所未闻的通敌案,朕也都全明白了。
就是这帮怀有异心的叛贼,趁着国朝疏漏之际,背地里贿赂地方官吏、将领,暗通建虏八旗,导致国朝蒙受巨大损失!”
毕自严神情凝重,眉头紧皱,心乱如麻,对张家口堡所查明的通敌案,纵使是到现在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从震惊中走出来。
先前许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在套到出现的通敌案上,清晰了不少,难怪建虏对大明境内的情况了如指掌。
先前在天启朝,魏忠贤靠着被抓捕的武长春,这一建虏细作,李永芳之婿,可是赢的不少政治优势。
“陛下,此案必须严查下去。”
毕自严收敛心神,拱手作揖道:“然此案又牵扯众多,仅靠李枢辅赶赴宣府镇,臣觉得还不够。
国朝这边,应从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选派大臣,赶赴……”
“毕卿,由李卿全权负责此案,朕很放心。”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宣府镇的通敌案,朕相信李卿能处理好,朕此次召毕卿过来,是有别的事情要商讨。”
总的来说毕自严是可靠的,是务实的,虽说是东林党的一员,但也是财政方面的能臣,在没有谋成新政前,崇祯皇帝要重用毕自严。
毕竟大明赋税制度太繁琐,想一步就跨过去,搞新政的赋税制度,只怕大明治下全都乱套了。
此次将毕自严叫过来,崇祯皇帝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想重开榷场一事,毕竟这次是要坚决除掉八大晋商,但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谁都难保时间一长,不会再出现新的八大晋商。
堵不如疏!
“毕卿啊,宣府镇通敌案出现后,朕就在心里想,当初国朝关闭榷场,想以此锁死建虏八旗,这件事情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神情凝重道:“这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在绝对的利益面前,纵使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只怕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铤而走险,去做这一本万利的事情。
今天倒下一个八大贼,谁又能真的确保,明天不会再兴起一个八大贼?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国朝为何要关闭榷场?这不与先前关闭榷场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吗?”
天子想重开北疆榷场?
可真的选择重开,那又该怎样避免类似通敌案的情况?
毕自严神情凝重,心里却思索起来,当前大明在辽东那边,整体优势很弱,建虏八旗之势已起。
若是真的恢复北疆榷场,那时间一长的话,岂不愈发对建虏八旗有利?
看着沉默不言的毕自严,负手而立的崇祯皇帝,很容易就洞察到其心中想些什么,但大明这种简单粗暴的关闭榷场,被动的对建虏八旗贯彻经济制裁,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太过于简单粗暴,明显就不符合大明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