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造反(第2/3页)
起初包括张元、拓拔扬威等人都不太习惯,但慢慢地,这倒是成了西军的一个传统,上至总管府,下至每府每县,都成了这般模样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二弟当年离开西北的时候,与我有过一夜长谈。”萧定的开场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谈到了赵宋朝廷立国的根基以及如今大宋、辽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其中有一点,让我映象深刻。你们知道,二弟说的是什么吗?”
张元眉头微皱,如果说有谁让他一直看不清深浅,那就唯有一个萧二郎了。便是眼前的萧定,张元也能大致判断出来一些对方的想法。
没有人做声。
其实所有人也知道,萧定并不需要他们回答。
果然,萧定接着道:“二弟说,大宋数百年养士,对于百姓也勉强还能说得过去,根基甚稳,所以想要通过造反来推翻汴梁朝廷的话,很难,很难!”
“二公子这话未免偏颇了!”张元扫了一眼满屋子的文武官吏,觉得不能让萧定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像如今的赵宋官家,重用崔昂这样的人,便可见其气数,而除荆王而用楚王,更是可见当家官家的昏聩,河北一战,边军折损殆尽,汴梁禁军,不堪一战,此时赵宋,虚弱之极。”
众人心中都是恍然,也明白有些事情,已经不需要再讨论。
因为萧定一开口,根本就没有说要不要造反的问题,而是直接讨论起了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那一夜,我们说了很多!”萧定没有与张元辩别,而是半眯着眼睛,斜靠在椅子上,自顾自地道:“当初二弟对我说,如果有一天我要造反了,那么怎么才能在辽与宋这两个大国的夹击之下存活下来呢?”
说到这里,连张元也闭上了嘴。
因为萧二郎的智计,他也是极为佩服的,而且他也没有想到,在数年之前,萧二郎便与萧定讨论过这个问题。
“当初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玩笑。”萧定苦笑一声:“我觉得我怎么会成为一个叛贼呢?不可能啊!我对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的。怎么也没有想到二郎是一语成谶啊,如今我也是一个反贼了!”
“赵宋无道。”拓拔扬威站了起来:“吾是夷人,却也读过圣贤之书,孟子亦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总管,你从来不是反贼。”
萧定摆摆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但这天下不会这么认为,不过这无所谓,如果我萧定能父母之仇都不报的话,还怎么能立于这天地之间,怎么能号令这十万虎贲!”
屋子里所有人都哗啦一声站了起来,有人脸色郑重,有人脸上兴奋,有人却是激愤,相同的是,每个人都异常的激动。
“愿追随总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萧定双手下按,示意众人都坐了下来。
是的,这里每一个人都愿意追随他,那是因为每一个人走到现在,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自己在大宋,已经成了一路行军总管,可以说年纪轻轻,已经走到了武官生涯的尽头,想要再进一步,就必须得回到汴梁了。而自己的这些手下,他们的上进之路,也快要被堵死了,自己不能上进,他们自然也不能上进。即便是自己上进了,他们的上进之路,也有限得很了。
而这些人,已经见识到了天地之广阔了。
他们看到了青塘之地的宽活,看到了西域之地的无垠,他们习惯了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天地之中被人所尊重,为人所惧怕。但一回到大宋,他们就啥也不是了。别说富贵通达,连让人尊敬都很难做到。
因为他们是夷人,是武人,在场的为数不多的一些读书人,基本上也是屡试不第的落魄家伙。
自己造反了,他们的前程也就无可限量了。
这才是他们愿意跟随自己奋勇向前的最根本的原因。
而这一点,二郎早就跟自己说得清清楚楚。
有那种真正的忠义之士吗?
当然是有的,不过这样的人却是极少的。
正因为很少,所以每出现一个,历史之上都会大书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