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会诊单(第3/4页)

顾翌安想了想,说:“去超市吧,买点菜,我们回家吃。”

——

城市里人潮涌动的地方有很多,但热闹却各有不同。

医院里每天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耳边充斥的都是哭声喊声,以及抬眸可见的病痛哀愁,这里面的热闹总是带着紧绷,带着沉重,即便是习以为常的医生护士,身处其中也很难真正放松下来。

超市却不一样。

同样是吵吵闹闹,人也多得不行,推车的,挎篮的,全挤在一起,连称重付钱都得排长队。

但这份热闹带着独有的烟火气,尤其忙碌一天的筋骨松散下来,跟着人潮往前走,周围就算再吵闹,人也是惬意的。

俞锐站在购物架前挑选食材,顾翌安就推着购物车站在他旁边。

四周来往最多的就是大爷大妈,还有带小孩儿的父母,相比之下,他俩皆是一身板正的衬衣西裤,看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

随手拿起两袋青菜放进购物车,俞锐问了句:“放哥是不是又去找你了?”

“他跟你说了?”顾翌安习惯性拿起来看眼包装袋上的日期,“他说肿瘤组这边,刘岑出国进修了,脊柱组和功能组也去了两个,现在科里人手不够,想问我什么时候调过去。”

俞锐“嗯”了声,说:“我们科一直都比较缺人,前几年好几个老教授接连办退休,老师也没办法再接手术,年轻的这波刚毕业,倒是也有几个好苗子可以培养,不过目前来看,科里现在能顶事儿的太少,青黄不接的,他比较着急。”

路过生鲜区,俞锐又往购物车里丢进两盒切好的肉丁,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俩一个在前面扔,一个在后面看,感觉日期不太对,或者不太健康的凉性食物,顾翌安默不作声又给他放回去。

俞锐说的那些,顾翌安自然也很清楚。

培养一名神经外科医生,难度自然是比培养一名其他外科医生要高得多的。

外科之巅的称号可不是瞎传,医学生毕业就得科室轮转,规培结束还有专培,没个七八年都不敢随便让他们主刀手术。

在这个科室,要天赋,也要时间。

像俞锐和顾翌安这样有天赋的,那是极少数,大部分医学生都得靠时间堆砌经验,只有年复一年不停地磨砺,才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神外医生。

转头回来,俞锐又补了一句:“不过科里工作太忙了,你休息一阵子也挺好的。”

“这个倒无所谓,”顾翌安说,“以前也习惯了,在美国那边也一样,工作不比国内轻松,一周工作时长一百多个小时也是常事。”

有人从身后推车过来,顾翌安侧过身,还拉了俞锐一把。

等人过去,顾翌安继续说:“以前我刚去霍顿的时候,凌晨三点起床,四点就得到医院,赶到病区把还在睡觉的病人叫醒查房,查完房开早会,六点开始工作,到晚上十点才能下班。”

哪怕是天才,背后付出的辛苦也一样,甚至往往只会多不会少。

国内工作强度高那是没办法,顶尖的医疗资源都比较集中,尤其是神外手术,普通人只认知名的专家教授跟排名靠前的那几家医院。

但放到国外,俞锐多少还是有些惊讶:“这种工作强度,美国那边的医生也能接受?”

“时间长了当然不能接受,人也不是机器,这么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谁都受不了,后来就有很多医生联名罢工,慢慢情况就好些了。”

顾翌安推着购物车,俩人边走边闲闲地聊天。

“没办法,医疗资源到哪里都是稀缺的,何况神经外科在外科领域还很年轻,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医生培养,无论哪一方面,都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这是事实,俞锐听完点点头。

话题一下被岔开了十万八千里,俞锐倒也没忘记话头在哪里。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这会儿他们正往出口去排队结帐。

顾翌安推着购物车往前走得很慢,俞锐脚步放缓,跟在他旁边:“翌哥...你暂时不想调科室,是因为我吗?”

顾翌安侧眸看他一眼。

斟酌片刻,他坦诚道:“也不能说不是...”

俞锐视线落在顾翌安手腕,眉心微蹙又很快松开,他抿了下唇,说:“其实,你不用担心我...”

他想说,你都接受了,我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