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4/6页)
苗婉翻个白眼不回答她,踏实不踏实的,还能是滚一晚上炕就能解决的吗?
要是这样,那炕她过去不知道滚过多少次了,不还是惆怅么。
不过苗婉也不是会伤春悲秋的人,知道最重要的是过好眼前的日子,所以除了顾姝窈,也没人知道她那一点点无可言说的孤独。
接下来的日子,如流水一般,好像到了湍急的地方,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九月底,程绍到达南疆就任。
十月底,程绍被刺杀,火铳营第一次在南疆露面,震慑整个南疆。
十一月底,摄政王谋反,与南疆蛮族合作,黑·火·药初现狰狞,打了程绍一个措手不及。
十二月底,程绍利用顾姝窈通过海运送过来的武器,与摄政王和蛮族大军正面对战,将毒刺枪和带引子的秘药用上,将对方狠狠打了回去。
又是一年除夕宫宴,太极殿比去岁空了不少,各地归京的藩王都有些心惊,少了的都是摄政王一脉的人,这些年摄政王竟然几乎把控了大半个朝廷。
这一变故,加之南疆还在跟叛军打仗,宫宴特别沉默,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触了圣人的霉头。
就在宫宴即将结束之前,宫殿外传来洪亮的喊声——
“报!南疆大捷!”
圣人沉了一晚上的脸蓦然晴朗,他笑着起身,“好!好!”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齐齐跪地,“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五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望舒要跪,被圣人伸手拦住了,他坚定扶着齐望舒站在自己身边,“朕心甚悦,大岳总算是除去了最后一个毒瘤,也该双喜临门。
此次南疆大捷离不开西北乔氏的支持,朕打算封后,就在元宵节那日行封后典礼,晓谕天下,普天同庆!”
众人愣了下,心里也都清楚,乔家的崛起和这位锦贵妃的后位一样,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儿,没有他们置喙的余地。
没人会在这当口给圣人添不痛快,都再次跪地,高呼万岁。
宫宴结束后,两个人都没坐撵,圣人拉着齐望舒的手在夜色中散步,“舒儿,朕说过的,要与你携手并肩,看这河海清宴,朕做到了。”
齐望舒扭头看着他,笑了笑,没说话。
天空突然飘下了雪花,不只在京城,也在西北。
“下雪了!”苗婉站在聚福客栈的三楼,抬起手去接雪花,满眼惊喜。
她扭头看着乔瑞臣,“你还记不记得,宣和十年的除夕,也是这时候下的雪。”
那时候乔瑞臣赶回家才发现,家里人都忘了还有个他,看到媳妇唇角促狭的笑,他也笑着上前拥住苗婉,在她唇角亲了亲。
“往后的每一年,每一次下雪,我都陪你看。”
苗婉顿了下,轻轻嗯了声,乖乖靠在他怀里,看着楼下大厅内的热闹熙攘。
张家老两口如今早就过上了老太爷和老夫人的生活,他们俩年纪比乔盛文夫妇大许多,就算日子好过了,瞧着也像是两代人。
但是老两口面容却比过去气色好不少,妥妥的知足常乐的模样。
自从跟着苗婉干,张家人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
张大壮虽然少了一条腿,但因为于氏在外强势,私下里却很知道怎么做个小女人让自家男人有成就感,不然张大壮也不可能耙耳朵得那么理直气壮。
所以张大壮并没有因为残疾就自卑自闭了,反倒是更有干劲,如今西宁镇商业街的巡逻和休闲场所都是张大壮来管。
大家这才发现,虽然张老大脾气好,人也瞧着老实,其实身为大哥,他还挺会管事儿,也不跟人急眼,碰上那种难缠的,也不会怂。
这点放在干活上,就成了比旁人更稳得住的优点。
而于氏也不甘示弱,身为张家未来的主母,她一直都比妯娌有上进心,现在已经是西宁镇千金楼的负责人,无论谁来谈事儿,都只认她于娘子。
若说张家大房在西宁镇已经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三房也不遑多让。
张三壮不只是聚福客栈的掌柜,他也是苗婉钦定的后勤负责人,甭管是三郡或者乡下田地间各种跟人打交道的活计,苗婉都交给他。
张三壮从小就聪明,会察言观色,人也细心,这些年越来越得心应手。
若说张大壮夫妇是在镇子上出名,张三壮就是在镇子外的老百姓那里有威望,哥俩感情也好,干活配合得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