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第2/3页)
既然他们都到百姓个个都爱唱一嗓子的江南来了,他当然得趁此机会好好到民间走访一下,多多收集百姓爱唱的歌儿!
文哥儿咂摸着“古今风谣”这个词儿,总觉得有点熟悉,似乎在哪里听过。
可惜他扒拉了半天自己的记忆也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文哥儿也觉得杨慎这个选题怪有意思的,马上鼓励道:“你抓紧收集和整理,回头要是凑出本书稿来了,咱就去苏州看看他们那边的书坊是不是真的很厉害!”说着他兴致勃勃地拉着杨慎殷殷叮嘱,让他要是找到有意思的风谣记得学学怎么唱,回头可以教他!
当然,他要是在寻访路上遇到了,也会收集起来一并交给杨慎整理成集。
杨慎本来就是很有主意的人,得了文哥儿的赞同自是摩拳擦掌地准备开干。
一行人分头把应天府周围走了几天,每天都能带回许多新鲜见闻给大伙分享。
遇到特别值得一去的地方更是会直接记下来,回头力邀朱厚照这位太子一起过去玩,并由庶吉士们负责写诗文记录朱厚照的游玩过程和游玩体验。要是有格外欣赏的手艺人或者店铺主人,他们都不吝于帮对方题字写对联。
因着朱厚照都是微服出行,所以许多人是听到别人的讨论后才后知后觉得知太子来过自己店里。
懂得做生意的商户都开始卖力吹嘘起来,直说自己店里的东西得了太子的夸奖!
转眼到了休沐日,文哥儿约来的人都齐聚南京国子监,正好他们手头积攒了一堆搜罗来的各类资料,来的人便自然成了现成的苦力——来都来了,一起干活吧!
新社成员们:“…………”
敢情你把我们喊过来,就是想使唤我们帮忙整理这些材料!
文哥儿便给他们说起吴宽一直惦记着写《苏州志》的事。
一个有责任感的读书人怎么可能不关心自己的家乡?我们现在多积攒些资料,以后吴宽他们这些前辈着手写方志的时候便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难道你们就不想参与吗!
什么?你不是苏州人?那还有《金陵志》《扬州志》《杭州志》等等,哪怕是一个县也会拥有自己的县志!
万一千百年后有好事者拿你来瞎编故事,你的子孙后代或者你同乡的子孙后代也可以扒拉出县志来表示你不是那样的人,你有过被记入县志的了不起的一生!
听文哥儿都开始拿千百年后的评议来鼓吹新社成员积极参与本次江南采风行动,张灵忍不住说道:“估计好事者最爱拿你来编故事,你以后可得好好修你们的《余姚县志》。”
众人听了都哈哈直笑。
就是这个理,要说有好事者编故事,怎么都得先编文哥儿才是。毕竟古往今来也没出多少个三元及第,九岁便三元及第的神童状元更是绝无仅有,想来后世人肯定不会放过文哥儿的。
文哥儿一脸控诉地看向张灵,没想到突然拆自己台的居然是张灵这家伙。
听张灵这么一说,他赫然发现自己确实很容易被好事者找上!
文哥儿觉得自己要督促杨慎抓紧把《古今风谣》整理出来,早点出书扬名天下,不能只有他一个人当靶子!
杨小慎啊杨小慎,你不能再偷懒下去了!
接收到文哥儿关怀目光的杨慎:“…………”
你这么看我有什么用?难道你以为我出名了,他们拿我编故事的时候就不带上你了吗?别太看不起自己了,面对现实吧王十六!!!
到底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谁都不相信自己一辈子都将碌碌无为,所以帮着归类整理了一天资料后也捋起袖子加入到采风队伍之中,约定好每逢休沐日便过来分享自己本旬的收获。
这种热烈的氛围也感染了南京国子监的生员,他们虽然不能到处跑,但可以借阅国子监的藏书了解典籍掌故。
反正干就是了!
众人花了大半个月把整个应天府都跑了一遍。兴许是因为他们不会随便插手地方上的事,所以地方官都很乐于接待他们。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他们走到哪都是一片热闹又太平的祥和景象。
这大抵是跟着太子出行的结果。
大家都知晓太子在南京,而且还装成寻常少年郎爱到处跑,怎么都得把治下的腌臜事给藏起来。